第二十八章 帝后情深 王晞封侯-第2/3页





    长孙抬头想了想,突然微笑道:“妾身或许为陛下想到一应对之法?????”

    李二瞬间振奋,握着长孙的玉手兴奋道:“观音婢不愧是朕之贤内助,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长孙轻笑一声道:“陛下所苦不过是因为太上皇封王晞为白鹿候,若是陛下驳回,一来太上皇必然心生怨愤,迁居一事未免再起事端,二来封赏落空,王晞心中也会生出芥蒂,日后再用他恐其不尽心力。”

    “若陛下依太上皇旨意,封其为候,又恐朝臣反对,驳回诏书,与臣子相争,若是输了,未免有失陛下威严,即便赢了,也有失陛下登基以来开明纳谏的之名。”

    李二疑惑的看着长孙:“观音婢所言,朕皆明白,可是何有应对之法?”

    长孙取过李渊诏书,指着“白鹿候”三个字道:“应对之法便在此处,陛下试想,我大唐天下州县,可有白鹿为名?就如昔日太上皇封赏翼国公,嘉奖其为大唐羽翼而取翼字。”

    李二的眉头瞬间舒展,长孙接着道:“只给封爵,不名封地,若王晞日后立功,便再补实封,而不加封爵,如此一来当无封无可封之忧。”

    李二抚掌大笑:“不错!如此一来白鹿候便成了虚爵,朝野之中的阻力也不会太大???不,朕第一道诏书就给实封,待日后三省驳回,朝臣与朕相争,朕再佯装妥协,修改诏书,如此一来,封侯诏书通过,也不伤群臣进谏之心。”

    长孙又补充道:“陛下还可言明封王晞为候乃是太上皇之意,如此又可全陛下仁孝之义。”

    李二却坚决道:“不!朕既掌大唐社稷,朕的臣子就只能由朕来封赏!大唐也只能有朕的诏书才可以封侯拜将!”

    “玄武门之后,朕已不再奢望仁孝之名,朕也不会做那篡改史册、欲盖拟彰之事,朕的一生功业,都将事无巨细,交由后人评判!朕要让父皇、让李建成知道!这大唐社稷,在朕的手里,会比他们更加兴盛!”

    李二目光哀伤的看着长孙:“弑兄囚父,只怕会累得观音婢与朕共受污名了。”

    长孙一脸温情的伏在李二的肩头,温声道:“妾身自嫁与陛下,便与陛下等同一身,不论将来兴衰荣辱,妾身与陛下一同身受便是。”

    明德殿内,千古一帝与千古贤后就像是热恋的小儿女,温馨的偎依在一起。

    王晞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小巧儿吃力的拉着还在眯瞪的哥哥,昨日卖茶有了钱,答应了要带自己去东市买好吃的。

    才走到前院,老程一身朝服就疯疯火火的冲了进来,看样子是刚下了早朝便过来了。

    老程粗壮大手一把拉过王晞:“小子,快跟某说,昨日你在太极殿到底干了什么?!”

    见王晞还在眯瞪不知所谓,自屋檐下的水翁中抄起一瓢冷水便兜头泼下,小巧儿愤怒的大叫着不断踢打老程,被老程一把搂在怀里,动弹不得。

    崔氏以及众位府兵乡亲也都出来,看是出了什么事。

    水很冷,夹杂着少许冰碴子刮的王晞的脸生疼,但是王晞彻底的醒了,看到老程焦急的样子,急忙道:“伯父,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

    老程看着王晞:“今日早朝,陛下突然下诏,嘉奖你所献外伤缝合之法有功,封你为白鹿候!门下省当即驳回,朝议此事,三省六部的主事官员全都反对,包括陛下一直引为心腹的吏部侍郎长孙无忌、中书令房玄龄、兵部杜如晦等人,也都激烈上表反对,显然,陛下下诏前并未与他们商议,这太不正常了!除了老夫与鄂国公等一众武臣闭口不言,满朝文武无一人赞同!陛下大怒,罢朝而去。”

    老程严肃的看着王晞:“小子,老夫思来想去,此事太过诡异,想来也只能与你昨日进宫有关,告诉老夫,你在太极殿到底干了什么?!小子,你清醒点啊!想要封爵邪门歪道是行不通的!一旦卷入皇家纷争,稍有不慎,便是身死族灭!你不为你义母妹子想想吗?!”

    王晞叹口气,老程肯定是以为自己昨日向李渊许诺或者筹划了什么,才换来如此的爵位,满朝文武反对,老程能做到闭口不言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这份爱护之心,王晞心领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