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科技革命-第2/3页





    土龙星原本各项条件和腾龙星很相似,最大的不同就在地心磁场上,正是地心磁场的变故,导致土龙星失去地心引力,失去大气层,电磁风暴到处都是,电磁风暴远比飓风和海啸恐怖的多,动辄就是空间割裂,用不同位面的空间裂缝所具备的无形切割力,直接摧毁全部进入电磁风暴的生命体,恐怕只有神话故事里神仙可以扛得住这种切割力。再强壮的人面对这种自然力,也是最能落个分割成粒子的下场。

    听到宋太平的提示,各位老爷子们好悬没惊吓出心脏病来,土龙星是什么状况,从艾玛国和比尔国投放到土龙星的登陆器,瞬间就在半空被肢解成零件、碎铁沫子,就可见一斑了,要是腾龙星也成那个样子了,注定是无法有生命体能存活下来。

    李翰文在座谈会上感慨道:

    要治理好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必须选拔贤能之才、杰出人才,才能越高越好。要想得到真正人才,首先要有爱慕贤才之心,要善于去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还要求领导者有容人之量,有聚集人才的本领,有正确的择才标准。

    印本国企业为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发展,非常重视人才的发现和选拔。他们认为人才是最宝贵的财产,他们的格言是“事业即人”。印本国企业经营特色之一是“年功序列制”,但在发展和举荐人才上,他们却常常打破规矩,破格提拔人才。松下有句格言:“从普通人中得到非凡的成绩”。印本国企业非常鼓励经理人员在员工中间去发现人才和有潜力的人,并将他们安排在适合他们的岗位上,松下告诫他的经理们说:“一名经理应从多方面来了解下属人员的潜力,以便在如何充分发挥他的潜力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治国宝典中记载:贞观元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政治之本在于审,审量人才而授以官职,官员务必精简。说:‘任官唯贤才’。又说:‘官不必备,惟其人’。如果用对了人,人力虽少也足够了;如果不得其人,虽然人多又有何用?古人也把官不得其才,比喻为画地为饼,不中用。

    上说:‘谋夫孔多,是用不就。’孔子也说:‘官事不摄,焉得俭’。且‘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经典上提到这一类的道理很多,无法一一举证。如今应当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可以无为而治了。卿等当详思此理,量定百官职位的员额。”

    唐太宗的话讲的非常深刻,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上,仍然是非常适用的。企业任用干部,必须以用对人为要,对于有贤能的人,可以让他身兼几职。企业如果用错了人,或者滥竽充数,不但不能为公司创造业绩,反而可能会使公司蒙受损失。所以,一时没有适当人才的时候,可以暂时缺员,而不能勉强充数。一般说来,缺员不会产生什么害处,反而可能使其他员工积极努力,调整自己的行动,发挥内在潜力,使之接近或达到这一职位的要求。

    贞观三年,唐太宗问吏部尚书杜如晦:“近来朕看见吏部择人,只重视其言词文笔,却不知其品行。过了数年之后,恶行渐渐败露,虽然加以刑戮,但百姓已受其害。如何才能获得人才?”杜如晦回答说:“两汉取人,都是从乡闾着手经由州郡推荐,然后启用。所以当时可以说人才济济。现在每年选集,为数千人,大家虚饰外貌文词,人品不可知悉,考选当局只能依据其阶品分派而已,这样的考诠选录,道理实未精辟,所以不能得到好人才。”

    现代企业选拔录用人才大多采取考核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从积极方面看,通过考核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知识修养、才干和能力,以为录用的依据。从消极方面看,它可能助长一些人的假冒习性,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迎合主考者的意向,达到被录用的目的,便伪造学历证书;有些人平时不修边幅,丢三落四,可一当面试时,便刻意打扮,装模作样,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这怎么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呢?

    推荐也一样,如果推荐人出以公心、诚心为企业的发展着想,那么是能够选拔到好人才的。但是,如果推荐人出以私心,跳不出人情关系网的圈子,就可能导致“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严重后果,在这方面,企业也许应该学习唐太宗的高明作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