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回 修仙心-第2/3页





    九尾猫举起爪子往锁住琵琶骨的链子一抓,锁骨链便成了粉碎。

    盲仙将元神重新归位于躯体,然后渐渐爬起,盘腿一运功,在玄气运转了几个周天后,浑身的伤势便恢复了。

    他拾起冰上的拐杖,九尾猫适时地跳到其肩上,一人一动物便消失在了浓雾之中。

    “心中有风景,眼里无是非;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玄都大法师正在宫殿里捧简朗读,突然精神一振,一丝灵光在脑中闪现。

    “唉,心中有风景。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一切的美好,都要因罗睺的出现而烟消云散了。”

    不错,心中有风景,遍地风景,俯拾皆是。

    处处留心皆风景,每一处景色都是一种心情,不管走到哪儿,都是人生的风景。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仙人的风景在三界,雄鹰的风景在云端,种子的风景在土里。

    风景随心,让风景盛开在心上。

    “徒儿,人生的风景,说到最后,是心灵的风景。优雅的人生,是平静的心、平和的心态、平淡的活法滋养出来的从容和恬淡。”太上道祖的道音从八景宫传了来。

    “师尊,罗睺将霍乱三界,现在截教岌岌可危,您老人家何不出手相助呢?”

    “玄都,仙人可以跑在时间的前面,但千万不要跑在宁静的心前面。心若急了,神驰,意乱,景衰,一辈子无论走多远,也都没什么韵致可言。环境可以乱,心灵不能乱;做事可以赶,心却不可以急。”

    “三界中充满了是与非,人情世故,情感欲望,是非不断,烦恼无尽,总要我们去判断去取舍。现在罗睺已屈从于欲望所形成的不良习性无法自拔,又会偏执的自以为是。这是魔性本来的弱点,可惜,一旦钻进去,他是不愿意承认的。你须切记:若真修道人,当不见世间过。”言毕,太上道祖的道音便消失了。

    玄都大法师将古卷轻轻地放在案几上,认真的领悟起来。

    仙人真正的修行,眼睛不会紧盯世间别人的过失,而是看到别人的过错就反观自己的言行,这样眼里便无是非。

    上古之人云:“静坐当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或许眼里没有别人的是非,只反省自己的对错,则不会口说是非,口里无是非。

    “眼里无是非”不等于“是非不分”,小的是非纷争不要有,大是大非还是要区分的。

    一个人是否富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其实,脑中的富有比什么都重要。权力终会失去,金钱不是万能,美女也会厌烦,赞许更是须臾,惟有进入大脑的东西才永远是自己的。

    有贤人曰:“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

    有书之所以富贵,是因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可以变人气质,养人精神;可以学而优则仕,提升人的素质,转化为知识能力。

    更重要的是,读书使人的精神世界富有,读书犹如穿越时空,与智者先贤对话,尽情享受前人用智慧与思想设下的盛宴。

    人不能画饼充饥,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没有精神家园的人,是没有归属感的人,在精神世界里找不到自己的落脚点,即使拥有权利也免不了魂不守舍,形单影只。

    人不把功名利禄、荣辱得失考虑得太多,能在情志上潇洒大度,随遇而安,无事以求,活得自然像神仙一样。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经常保持一颗无事的心,必能享受没有梦魇的清宁。

    古人云:“好事不如无事”,“无事即贵人”,一个人只要心中无事就天下太平,心中无事就不会有怨恨烦恼,没有妄求执着,所以他于人无碍,反而对别人有益,因此他是贵人。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一个人活得是否洒脱,就在这说与不说上。

    人间多少事,都是管不住嘴惹的。

    古人又云:“求心歇处即无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