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二辩开始(第三更)-第2/2页





    丁力指了指幻灯片上面的数字,道:“我身后的这张幻灯片,是有关部门为了让鳄山部落,从刀耕火种的石器时代跳跃进入现代社会所耗费的资金。”

    说罢。

    他环视了一眼礼堂内的众人,忽的提高了声音,“我们在科技极其发达的今天,愣是耗费了数百万资金,加上十数年的时间,才让只有上千人的鳄山部落,一举跨入现代社会的门槛。想想,晋朝时期有多少人?”

    刘小白当即接口回答道:“根据史书记载,晋太祖五年,全国人口五百万户。”

    “回答非常正确。”丁力夸赞了一句,“我们以一户三人为例,也就是一千五百万人。根据鳄山部落一人五千,一千五百万人就是七百五十亿,按照一比一的兑换比例,也就是七百五十亿en钱。晋朝五年全国的税收是多少?两千五百多万贯,也就是两百亿枚铜钱。”

    下面一个学生,起身发言道:“丁老师,古代一千枚铜钱为一贯,两千五百万贯,也就是两百五十亿枚铜钱,您是不是算错了。”

    丁力笑笑,指着提问的那位学生道:“你很不错,敢当面提出质疑,今天我要给大家普及一下,古代一贯钱实为八百en,并非我们现在认为的一千en。”

    不少人听到这里,全都来了精神。

    “这里涉及到一个民间默认定律和官方自己定价的冲突,历朝历代均规定一贯钱为一千en,但我们老百姓有自己的聪明,我就穿八百en,你能把我怎么样?全天下所有老百姓都是这么干的,这也是法不责众这个成语的来由。对此,官府也只能采取默认态度。”丁力道:“实际上官府用钱的时候,也是按着一贯八百en来进行支付的,因此便留下了贯千实八百得说法。”

    “丁老师,这个您有证据嘛?”

    “当然。”丁力信心十足的回了一句,“臣谏,贯钱,民实八百,官定一千,为大不敬,需惩之。王不允,驳之,民实八百,皆行之,罚之,不可乎。这是隋书上面的一段话,有兴趣的都可以通过手机自己去查询验证。”

    还在找"万能电脑包"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阅读悦"15万本热门免费看,阅读悦,阅读悦精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