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置方案



    两个多月前震惊世界的远江会战之后,当局迅速动作,最大程度压制消息,各国政府达成了一个微妙的默契,暂时没有对外透露觉醒者的存在,在做好充足准备之前,贸然将这一震撼性消息泄露出去很可能产生诸多潜在不稳定因素,而现在世界人民最需要的就是稳定。 更新最快

    维稳最难的是两件事,一是与觉醒者集团的磋商谈判,这一问题倒是与江北省政府无关,他们还不够级别来处理这种层次的问题。但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央丢给江北省的大包袱:远江灾区重建工作和近三十万幸存者的安置工作。

    那可都是生化病毒重灾区中的幸存者,不可能放任他们离开远江。

    不仅中央政府不允许,江北省政府不允许,就连原对尸总指的高层也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就算没有人携带t原体t病毒外出造成二次病毒外泄并感染更多区域,也很有可能会有伪装成人类的高等变异体企图逃离远江。这样的变异体,放走一个都是后患无穷,在全面彻底地进行消毒检疫之前,远江城外的钢铁壁垒决不会轻易打开。

    既然不能把人放出来,那在这观察期总得给暂时留守远江境内的二三十万同胞一个合适的居住环境吧?没有像样的过渡性居住,只靠帐篷和军营可解决不了二三十万人的收容安置。这些过渡性的临时住房必须能使居住环境恢复正常水准,做饭、洗衣、社交、工作、上学和娱乐这些方面都要顾及到,谈何容易?

    为此,中央紧急抽调曾参与08年汶川大地震营救及灾后重建工作的干部和部队,协同江北省政府负责此事。

    在远江边界,钢铁壁垒以内,上万名人民保卫军利用外界运输过来的材料,迅速搭建起简易的临时住房,等到地面部队初步清扫城区内残留的丧尸及变异体后,又有更多的建筑施工队陆续赶来,用带来的材料和损毁房屋的建材大规模搭建居住地。

    幸存的远江民众则留在这些居住地内,等待专门的医疗团队、卫生检疫员、心理评估员对其进行身心全面诊断,而后还要面临远救会调查小组,和省政府评估小组的双重检查,只有那些心理生理完全健康且没有任何遗留问题的的人,才能拿到签证,离开远江。

    可这样的人能有多少呢?别说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不到。地狱里过活了大半年,有几个没心没肺的能跟以前一样,没有半点心理问题?那些天生冷血的,要么早就死在258师和远救会的审判下,要么他也带着满身的遗留问题,根本不可能通过调查组的审查。

    在这一点,江北省省委班子不得不承认,远救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在这个问题上对政府助益极多,其行事效率之高,与群众关系之密切,在民众心中威信之高,前所未闻见所未见,足以让绝大部分干部汗颜。

    在远救会的配合下,先期维稳工作总算没出岔子,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二三十万已经足够组成一个小城市,而一个封闭在钢铁壁垒内,与外界没有正常互动的城市,拖久了是会出大问题的。于是远江幸存民众的迁移安置问题再次提上省政府议事日程。

    祝达此行,就是带着相关任务来的。先前祝达还不理解为什么组织上把这个担子安排给自己,明明自己没有什么政治资源,在市委省委也没有很好的人缘,怎么就把这么个美差交到了自己手里,现在他明白了,这是拿他当马前卒去试探呢。

    如果眼前这位少年,就是传闻中的远救会会长,他祝达引以为傲的区委书记身份跟人家比起来,简直是米粒之光与皓月争辉,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汪书记怎么会想到让自己去跟这位杨会长接触呢?很简单嘛,祝达一想就明白,这就是把他祝达当车前卒,试探一步,情况不对随时抛掉换人嘛。

    想到这一点,祝达两股战战,他知道自己必须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去把工作做好,说服这位杨会长,否则他的政治生命就到此结束了。

    于是乎,祝达摆出了汪干明无法理解的低姿态,连杨小千令人搬来的椅子都不敢坐,在杨小千威严目光压迫下,才弯曲膝盖坐在椅子上,但不敢坐实,大半边屁股都露在外面,就沾着点椅边坐着继续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