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登上畅销书榜



    ??  结果可想而知,知道未来发展状况的莱拉“随便挑出来的几本书”,在投入了大方的宣传后,终于等到了收割果实的时候了。

    在众所瞩目中,上市第一周就有书闯进了畅销榜。

    当然,只是第一周的话大家也不会太在意,毕竟投入了那么多宣传的资金,若是达不到这个数字也太差劲了。稍微能看得进去的书,在经过这种程度的宣传包装后,也会卖的很好。

    要知道是不是真的被读者喜欢,一个要看后续的销售数量,另一个就要看读者和评论家的书评。

    一本书好不好,出版社说没有用,广告上说的也没有用,读者才是最后的审判者。

    而活跃在社交网站的评论给出了最直观的感想。

    “太喜欢这本书了。愿意一直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再不想醒来!”

    “这一定是最浪漫的故事。”

    “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我觉得可以看很多遍。”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激动人心的书了!从来不知道自己会对一本书如此着迷。”

    各方媒体的评价更是好评不断。

    有若即若离的情感纠葛,有一波三折的冒险历程,有瑰丽奇异的超凡想象,有惟妙惟肖的场景描写,有惊心动魄的阅读快感,也有直击心灵的温情慰藉。——

    充满着爱恨情仇的张力,但又优雅精致如简·奥斯丁,达到了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周刊

    精致、微妙的笔触使得这套令人惊奇的小说超越了恐怖悬疑文学的局限而跻身于最优秀青少年小说之列。——美国亚马逊网站

    似乎在一瞬间,整个美国都被这些书迷住了。

    智囊团的人呆了,出版社的职员们开心了,莱拉也放下了心中一块重石。

    虽然她知道这些书肯定会带来成功,可在没有看到成果之前,她还是忍不住要提心吊胆地担心着。

    她成功了。而她挑中那些书的过程也被神通广大的媒体给捅了出来。

    什么“看了名字就知道是好书”,什么“不顾反对用最好的条件签下”,什么“不计投入进行全方面宣传”等等,全都成了对她的歌功颂德。

    一开始读者们还不相信,这种事实在太传奇了,怎么可能看了书名就能确定是好书,还花了那么多钱去宣传。可当更多的细节被披露出来,更多的“爆料者”说出当时的真实情况后,人们才渐渐相信,原来还可以这样做书!

    但媒体也说了,这样的成功几乎是不可复制的,除了莱拉外,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样不可思议的事。甚至有小报脑洞大开地推测她有特异功能,可以一看到名字就知道这本书是不是能卖的好。

    当然,小报的话会相信的人基本没几个,人们当个笑话,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可莱拉却被吓得不轻,特异功能都出来了,重生穿越的猜想还会远吗?于是之后的日子里,她就收敛了许多,就算拿出各种企划案也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里,不再像一开始的时候那么冲动了。

    而这件事的发生也让智囊团的人沉默了下来。他们被打脸打得都没脸再出现,还是奥斯维德在知道事情的发展后就一一跟他们通了电话,才好说歹说把人给哄了回来。

    老爷子虽然对孙女打脸他们的事觉得很爽,可他也知道那些人的重要性。一两次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是没用的,要说也只能说莱拉的能力太逆天了一点,做的事也不能拿常理来推测。试想一下,谁会只看几页就能定下那么夸张的销售方案呢?

    在把那些人安抚好后,奥斯维德也和莱拉长谈了一翻。夸奖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夸奖完的教导也不能丢下。

    “智囊团必须存在。如果集团公司是一辆车,总裁是司机,那么他们就是刹车。有他们在可以更好的保护公司可以更安全地行驶下去。我相信你的才能,但你能保证你的才能会永远继续下去吗?你能相信你的才能永远会带给你正确和成功吗?”

    老爷子的话让莱拉警醒。

    是呀,她只有提前十几二十年的重生福利,之后再做什么就真的只能靠本领了。那个时候智囊团的存在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存在,并不能因为现在的派不上用场就将他们丢在一旁。这样将来想要用到他们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没人可以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