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茶道协会出招了



    鸡尾屿的黄金茶品尝过的人极少,但这并不妨碍众人把它当成极品好茶。

    尤其是对那些富人来说,现在对黄金茶的追捧,已经达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高度。

    这也和鸡尾屿一直以来积累的口碑有关,鸡尾屿五绝,最开始虽然只是小范围流传,但现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了。

    各种订单纷至沓来,但很遗憾的是,黄金茶目前连成品都没有,而且还并不通过一般的渠道销售。

    目前基本上就是有价无市,想要买到黄金茶,就必须是鸡尾屿的登岛顾客,而且还会限量。

    这就是目前鸡尾屿黄金茶已经公开的销售方案,这不知道让多少茶商羡慕的想死,一种名茶想要打造出来可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的知名品牌,几乎都是老祖宗的遗产。

    现在的极品好茶,基本上在几百年前,乃至于上千年前就是好茶。

    这也导致了名茶市场,新的茶品牌几乎没有出头的机会。

    这也是黄金茶这么让人眼红的原因!

    但黄金茶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奇迹,目前还从来没有听说有哪一种茶叶,一个炒茶菜鸟炒出来,都会让所有喝过的人拍案叫绝。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万幸的是,这种黄金茶目前只剩下十棵。

    这也注定了,黄金茶的定位是超高端市场,对低端茶品市场不会造成冲击。

    “小妞,不好了,我们有大麻烦了!”

    张鹏跑的气喘吁吁,把一份烫金请柬递给了王牧。

    王牧打开一看,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请柬是茶道协会发来的,目的就是邀请鸡尾屿参加茶道协会举办的“百茶宴”。

    按照请柬上的说法,这次百茶宴将会邀请华夏各大茶品一起参加,盛会由茶道协会、茶叶流通协会、茶文化旅游协会以及各大文化公司一起举办。

    百茶宴其实更应该说是,百城茶道巡演,追寻各种名茶的起源地,以及名茶的起源、发展和文化。

    参加百茶宴的名茶,几乎都是全国排的上名号的好茶。

    为了表示对这百茶宴的重视,还邀请了电视台的记者,专门做成类似“舌尖”那样的纪录片。

    黄金茶出现没几天,就被发来了邀请函,按理说是对黄金茶的认可,但王牧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这个“百茶宴”打的旗号是探访名茶起源地,追寻茶文化的旗帜。

    很明显除了茶本身的质量,“名茶文化”也是重要参考项。

    这样一来,鸡尾屿的黄金茶位置就非常尴尬了。

    剥掉各种炒作的外衣,黄金茶说穿了就是一种“好喝的野茶”,屁的文化底蕴都没有。

    就像前文提到过的“乳香茶”,说的其实是“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1915年还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选为“华夏十大名茶”,1999年荣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

    往前追溯,唐朝时信-阳就是淮南茶区,而且还因为品质上乘被列为贡品。

    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

    什么东西,一旦和名人扯上关系,就立马身价倍增。

    就说黄鹤楼,历史上多次坍毁,要是没有那些个文人墨客,怎么会屡毁屡建?

    譬如岳阳楼,恐怕大多数人知道它,还是通过高中课文《岳阳楼记》知道的。

    这一系列光环,黄金茶怎么可能比得了?

    就拿铁观音来说,光是这个名字,就底蕴满满。

    铁观音是唐朝清水祖师(又称普足大师),率先发现的。

    据说有一天,清水祖师沐浴更衣梵香后前往圣树准备采茶,发现有美丽的凤凰正品茗红芽,不久又有山羌(俗称小黄鹿)来吃茶叶,他眼见此情景,非常感叹:“天地造物,果真圣树“。

    清水祖师回寺做茶,用圣泉泡茶,他思忖:“神鸟、神兽、僧人共享圣茶,天圣也”。

    此后,“天圣茶”成为清水祖师为乡民治病之圣方。清水祖师也将自己种茶及作茶的方式传给乡民。

    南岩山麓,一位退隐打猎将军“乌龙“,因他上山采茶追猎无意发明摇青工艺及发酵工艺,做出的“天圣茶”香气更足,味更甘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