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五章 存亡之秋议对策(上)



    正在武后心乱如麻当儿,忽听“咚”的一声大响,还未回过神来,已是听到侍立在龙床旁边的太子李哲惊声道:“父皇,你怎么了?”

    高宗皇帝本就有气疾之病,时才一番话立即让他惊惧攻心喘息不止,头脑中一阵眩晕身子晃了晃,登时头晕目眩从龙床扑下,晕倒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李哲扑上前去,紧紧的抱住已是昏迷的高宗哭声呼唤着,场内大臣们也是慌乱成了一团,使得原本就非常慌乱的气氛更是雪上加霜。

    武后凤眉大皱,俏脸上露出了坚定断然的果决,她从龙床上陡然站起,一连窜的命令顿时清晰而出:“太子扶圣人返回寝殿休憩,另外召太医替圣人诊治!诸位大臣稍安勿躁,按照朝班站列,咱们继续商议对策。”

    一袭铿锵有力的话音落点,大殿内慌乱的气氛顿时就如同被风吹过一般消失不见。

    众大臣望着哭喊不止的太子以及昏迷不醒的圣人,再看看那位始终镇定如山,面容沉稳的天后,霎那间竟有了一种错觉。

    似乎天后才是帝国的最高决策者,只要她没有倒下,朝廷就不会垮台,只要她站在龙床之前,众大臣似乎也一瞬间找到了主心骨般,立即就恢复可镇定。

    此时此刻,6瑾的心头却是暗暗叹息不止。

    危急时刻最是考验一个人的能力,相比起武后,圣人和太子的确是失色不少,特别身为国之储君的李哲,现在居然如一个女儿般哭哭啼啼,慌乱失措,完全没有一丝上位者临危不乱的气概,如此懦弱无能之人,将来如何能够统御九州四海的山河?在天后的威仪之下,大唐江山的确是摇摇欲坠啊!

    待到李哲亲自背着昏迷不醒的高宗进入寝堂之后,武后肃然端坐在了原本属于高宗所坐的龙床正中之位,环顾心思各异的大臣正容言道:“当此之时,乃危机存亡之秋!需要诸位戮力同心,共度困局,朕先在这里说清楚,今晚若没想到一个妥善良策,不眠不休!也请诸公能够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有计但说无妨,助朕解决如此难题。”

    说到这里,武后顿了顿,也没有等待群臣斟酌言,直接了当的询问道:“薛卿,你先来说说你的意见!”

    中书令薛元出身于河东薛氏,贞观年间以门荫入仕,也算饱经风雨的朝堂老人,不过近年来,特别是监国太子李贤谋反案之后,薛元已是成为武后在丞相中的第一心腹,武后先出言询问于他,自然表示看重之意。

    薛元略微斟酌了一下,拱手道:“天后,举国中心在关中之地,而关中中心则在长安,故此,举国可以动乱,但关中一定不能动乱,关中可以动乱,但长安不能动乱,只要朝廷运转无虞,即便当真生大规模的饥馑,那也可以稳定局势……”

    一席云里雾里的话音说来,众人均是听得有些一头雾水。

    武后微不可觉的皱了皱眉头,出言打断了薛元的话:“薛爱卿想要说什么,直截了当便可。”

    薛元尴尬的轻轻咳嗽一声,这才言道:“天后,微臣之意在此际缺粮之时,先应保障长安城的口粮,确保长安粮食用度方为上策。”

    一直未一言的太子少傅、尚书左仆射刘仁轨再也忍不住了,白眉一挑询问道:“本官想要询问薛相一句,有何方法可保障长安城的口粮供应?难道现在粮食还能自己生出来不成?

    薛元长期与刘仁轨政见不合,闻言笃定一笑,颇有些老衲智珠在握的风范,清晰解释道:”刘相何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关中其他州县不是还有粮食储存么?只要将关中存粮全部运来长安城,以长安城百万人口计算,那就可以支撑足足五十天,等待调粮入关中自然是绰绰有余!”

    “那关中其他五百万黎民百姓怎么办?”刘仁轨一张老脸已是黑了下来。

    薛元轻轻一叹,摇着头颇有些怜悯众人的感觉,出言道:“刘相,古人尝言:两权相害取其轻。当此之时正应该丢车保帅有所取舍,长安城一定不容有失,故此只能出此下策!”

    “放屁!”刘仁轨气得白白须根根颤抖,他本是武将出身,历来脾气如同霹雳雷火般猛烈,此际也是直接爆了出口,对着武后肃然一躬道:“天后,薛元妖言惑众,乱谈误国,无视百姓生死,微臣请天后将此人乱杖打出政事堂,永不录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