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着急的江东(3)-第2/3页





    诸葛亮略显犹豫,回头望了眼刘备与刘琦,二人会意,拱手凝声说道:“但听军师裁断!”

    “如此倒是可行,不过……”点点头,诸葛亮转首望着吕蒙,犹豫说道:“不过我等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怕此事难成,况且,眼下江陵为刘军逼迫,此间诸人,自忙于远迁之事,别无心腹之人可使啊……”

    “先生不必多虑?”吕蒙摆摆手,正色劝道:“先生之兄,现为江东参谋,****盼望与先生相见。肃不才,愿与公同见孙将军,共议大事!我主久欲结交刘琦公子与刘皇叔,若是先生随我至江东,两家联手抗刘之事,大可落定!”

    “这……”见吕蒙这么说,刘备倒是有些担忧,急声说道:“眼下不知刘军几时来犯,倘若叫我军师亲往江东,若是刘军突然发难,那……”

    “刘皇叔多虑了。”吕蒙轻笑说道:“依在下之见,司马懿眼下正在襄阳操练水军、打造战船,欲一鼓作气拿下江陵,随后趁麾下将士锋芒正盛,携大胜之势取我江东,如此看来,非一两月,刘军必不会有所轻举妄动,趁此良机,劳诸葛先生亲自前往江东,两家联手抗刘,这才是长远之计,望刘皇叔明察!”

    对刘备与刘琦使了个眼色,诸葛亮拱手正色说道:“事急矣,亮请奉命一行。”

    刘备会意,犹豫着应下,身旁刘琦疑惑说道:“那……不知何时启程,我叫人略做准备。”

    吕蒙思量一下,拱手凝声说道:“此事越快越好,若是可以的话,在下以为,先生不妨现在便随在下赶往江东,毕竟司马懿何时动兵,我等不明!”

    “唔!”诸葛亮点点头,附和说道:“司马懿此人,用兵最是神速,罢,主公,公子,亮便去一遭江东!”

    随后,众人略做寒暄,吕蒙与诸葛亮便告别刘备、刘琦二人,登舟望柴桑郡而去。

    目送江上小舟渐渐驶远,刘琦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道:“孔明真乃奇才,所料丝毫不差!”

    “是啊,”点点头,刘备长叹说道:“但愿军师此行一帆风顺,两家联手抗刘。”

    “叔父且放心……”

    而与此同时,小舟之上,吕蒙望了一眼天色,随即转首望着诸葛亮,微微一叹,喃喃自语道:“虽不曾探到刘军虚实,不过倒也不算是一无所获,但不知二公子一行可是顺利,若是能说服那些世家豪门,我江东想必是长治久安,可一力抗刘,无后顾之忧……”

    吕蒙口中的二公子,自然便是历史中江东之主、小霸王孙策之弟,孙权、孙仲谋!

    在历史中,此时孙策早已死去,孙权亦早已坐领江东。

    可是虽然是坐领江东,却因年纪尚幼,又兼毫无威望,无法驾驭江东诸位武将文臣,若不是得周瑜护住,恐怕不需刘平用兵,江东早已四分五裂。

    这也是历史中孙权最喜周瑜,因此被庞统一席话激怒的原因所在。

    然而眼下,江东却不是历史中的江东,不知为何,孙策仍未死去。

    众所周知,比起相对沉稳、守成的孙权而言,孙策是极具攻击姓的,在江东威望极大,江东世家,无一不是惧于孙策虎威,不敢造次。

    孙策主外,孙权主内,此时的江东,简直是固若金汤!

    再者,历史中孙权也并非不欲出兵中原,一来是山越频频作乱,二来便是江东世家早先被孙策屠杀一通,心怀恨意、暗中作梗,是故,三国鼎立之时,江东多半处于防守阶段,几乎可以说是打了几十年酱油的存在……

    眼下,孙策仍未曾屠杀江东世家!

    而如今孙权的任务,便是说服这些世家,让其全力相助孙策成事,其中第一站,孙权选择了陆家……

    提及陆家,不难想到一人,陆逊!

    巧取荆州,叫关羽败走麦城;出兵夷陵,火烧刘备七百里联营,一战便几乎叫西蜀退出历史舞台。

    是东吴继周瑜、吕蒙、吕蒙之后,又一个声望极高、功绩卓著的将领,曾官拜东吴丞相、历任东吴大都督、上将军……

    不过眼下,陆逊却是年不过十五,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区区一文弱书生罢了……

    逊本名陆议,自改名逊,字伯言,乃吴郡人士,汉城门校尉陆纡之孙,九江都尉陆骏之子,十岁时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不过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