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徐庶认主



    ??  “既然元直兄如此说道,那么吾很想听听,元直有何见解……”刘平看向徐庶,手中拿起长筷子,夹了一口菜,放入了嘴中,随后又微笑的看着徐庶。

    徐庶一脸纳闷,这刘平到底再想些什么?

    不过刘平此人如此性格变化多端,还是小心为好。

    想完,徐庶拱手对着刘平笑道:“既然刘使君想听,那在下便言论一番,不敢图集精妙之言,只是在下的一点见解……”

    “洗耳恭听……请……”刘平伸手道。

    徐庶也跟着缓缓站了起来,走到了中央,一边走,先是看向白纸墨,说道:“观天下之乱,自古以来无外乎帝、臣两者。帝若贤,则朝堂清明,多君子,少小人,上行下效,政绩显然,乃是首重之重;若君昏而臣贤,好比一木,枝粗而杆枯,曰后必有大祸;若是君臣皆贤,便是百世强朝,诸般不敢犯;反之,则是祸期不远,徒苟存也!”

    刘平点头称赞道:“善!”

    贾诩与白纸墨,鲁肃一同称赞道:“善!”

    紧接着,鲁肃又站了出来,摸着下巴的胡须笑着看着徐庶,说道:“刚才元直所言乱世源于帝臣,某言乱世来自世家!此也世家、彼也世家,取国利而谋私益,豪夺巧取,顾自身而忘天下,蠹众木折,大厦将倾,便是言此也!”

    贾诩也点了点头,陈称赞道:“善!”

    这时候,许褚和典韦小声的议论着。

    “喂……老典,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呢?”许褚小声地问道。

    典韦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话说,许褚说话声音小,但好歹也是在刘平耳边说的话,刘平如何不能听清楚。

    待许褚语音刚落,刘平冷哼一声,把杯中的酒樽放在案牍上,发出不小的声音,微怒道:“就你这光练武不读书的人,岂能懂?”

    没等许褚说话,刘平便继续说道:“回去抄五十遍限你三天之内交到我这里来,背不下来罚酒半年……”

    许褚笑嘻嘻地望着刘平,开口道:“主公……不能这样啊……”

    “七十遍……”刘平冷冷道。

    “主公……不能这样啊,我连字都不会写啊……”许褚连忙恳求道。

    “九十遍……”刘平冷冷道。

    “主公……这当着外人,给俺老许留点面子吧……求你了……”许褚摆出一副惺惺作态的样子,想要祈求刘平的饶恕,可刘平是何人,岂能饶恕他……

    刘平直接喝道:“一百遍!”

    “好了好了……主公别再加了……俺抄……俺抄……”许褚垂着头继续站着,不过脸上写着一个苦字。

    典韦在一旁看着愣着偷偷笑出了声。

    “怎么了……很好笑吗?”刘平微笑道:“典韦……你也想抄?”

    典韦连连摆手,吓得底气全无,连忙道:“不不不……不想,不想……”

    许褚见典韦被说,也跟着偷笑出了声,却引来刘平的冷眼怒视,吓得他连忙把身子站得端直。

    这一点一滴都被在座的人都收进了眼里。

    或许在其他人眼中,刘平这点算不了什么,但在他们的眼中,刘平此举便证明了他驭下有方,军纪严明,因为唯有军纪严明的人,才不会谈人情……

    徐庶微笑着望着刘平拱手道:“刘使君果然是驭下有方,军纪严明……元直佩服万分,还未请教,使君的看法……”

    听到徐庶的问题,刘平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关于天下乱世,除去二位所言之处,吾还觉得有一事想说。

    想当年大汉开创之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乃是当时国情使然,这很正常,但天下在变,儒术也不可能一直独尊,必须集大家之所长,补制度之所短,吾之想法,便是取百家之所长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矣!

    二,便是制度改革,大汉四百余年一直沿用秦时律法虽然有所创新,但却是微不足道,然岁月在逝,天下在变,这些条条法法全都是是剥削百姓们的财产,徒然增加百姓们的负担!当今大汉一味的墨守成规,才会导致黄巾之乱,十常侍变,何进统权,董卓进京,如此的事情发生。

    三,身为君主应当心存臣民,身为臣子应当心系百姓有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