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临国之君



    陈泽涣寻求四国来使相助,不过是借一股力,以达到灭了傅衍的目的,而非用他国兵力。若用了他国兵力,他们不就成了亡国奴?这点认识,陈泽涣还是有的。

    “可是不这样,我们没有机会了啊!”周颉反驳,发疯似的红了眼眶,在他眼里,傅衍已经成了完全不可能打倒的存在。

    情绪一转,他又略有些兴奋道:“或者我们等傅衍命数尽了再来?”

    “你以为他会给我们这个机会?”陈泽涣嘲弄一笑,他们现在只有破釜沉舟,与傅衍斗争到底。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围着屋子转了两圈,周颉忽然灵关一闪,道,“我们再进行一次刺杀,我看傅衍也快不行了,这次下毒,神不知鬼不觉。”

    “你当神医叶沉是瞎子还是傻子?”这一回,沉默的常临也忍不住反驳了周颉一句。有叶沉在身边,什么毒可以毒得死傅衍?何况现在刺杀一事正在风口浪尖,华王府的守备定是更加严密。

    这一回,周颉彻底没了主意,颓废地坐在椅子上,似垂暮老者。

    安静而凝重的氛围中,他又忽然道:“陆南舟不会把我们供出来吧。”相交甚少,互相之间不信任,这就是藩王结盟的致命弱点。

    周颉一提出这个问题,常临和陈泽涣都蹙起了眉,他们不能保证这七天内陆南舟不会招供,而只要他一招,依着怀帝想要除去他们的心思,哪怕没有证据,也会立即给他们定罪,那时候可就是真的穷途末路了。

    “我们可不可以杀了陆南舟,再陷害傅衍,再让梁国和临国使者作证,证明傅衍意图谋反,杀陆南舟是为了灭口?”灵光一闪,周颉的这一想法并没有马上遭到陈泽涣和常临的拒绝。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既能免去陆南舟供出他们的危险,又能将傅衍置于绝境。

    当晚,三个人兵分三路,由武功最好的常临去大理寺杀陆南舟灭口,陈泽涣和周颉乔装后前往长安城另一头安置外国来宾的驿馆,分别与梁国和临国来使协商。

    ---

    安置四国使臣的驿馆内,临国萧乾收到了一封简短书信:

    ‘国主前来,有失远迎,归途小心。’

    “好一个大邺傅衍。”用萧乾名讳进入长安的临国皇帝元烨失笑摇头,将书信置于烛火中燃烧。想他如此小心谨慎,竟还是被傅衍察觉了出来。

    他明白,傅衍是在警告他,一国之君亲自出国访问,若是让有心人知晓,必是暗杀不断。傅衍定不会让他在大邺出事,但出了大邺呢?在赶往都城的路上,可就不好说了。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家,都会有想要君王死的人。

    纸条刚刚燃尽,灰烬尚温,陈泽涣便敲开了他的房门。

    “平王为何此番打扮?深夜造访又是为的何事?”请陈泽涣进屋后又在外头观望了一下,适才关上房门。

    其实元烨已经猜出一二,但戏还是要做足,既然傅衍都如此威胁了,他自然只能陪他演一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