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六章 九九归一



    “王爷的意思是……”言绪蹙眉。

    “没有雷火,根本无法入‘洞’,可动用雷火,势必惊动九玄峰守军,此事一旦引起皇上警觉,调派大批人马前来护陵,只怕反而会事与愿违。”林伊人道。

    “机括失灵,九玄‘洞’塌,王爷就不怕雷火影响到机括,震毁了九玄‘洞’吗?”

    “怕。”林伊人抿了抿‘唇’,“因此雷火的威力不可过大,此外,还需要一定的人手和时间来清理碎石,总之此事比我当初预计的要难了许多。”

    “的确不易,”言绪撩袍而坐,执壶斟茶,“不过,看似王爷已有了对策。”

    “冬至当日,晔帝将携皇家子嗣及后宫嫔妃前往九玄峰祭拜先皇,”林伊人看着言绪执壶的手,眸中突然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届时若是出现刺客,九玄峰守将必然以护驾为第一要务。”

    “刺客……”言绪端起茶盏,在两只手掌中微微转动,“这么说,王爷是打算采取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了。”

    “怎么,世子觉得有些冷吗?”林伊人紧紧盯着言绪。

    “不过深秋罢了,王爷怎会有冷字一说。”言绪不动声‘色’放下茶盏,“刺客的事我来安排,王爷只管安排雷火及入‘洞’事宜便可。”

    “好。”林伊人深深看了言绪一眼,“冬至日前夜,晔帝一行将住在九玄峰下的行宫中,次日辰时登顶,巳时祭拜先皇,午时小歇片刻后下山。刺客需在众人下山时动手,与此同时,分布在九玄峰的九个‘洞’口将陆续燃爆雷火,羽林军和守陵护卫定然无暇分身全力护驾,世子可乘‘乱’与我汇合,一同入‘洞’盗取骨仙草。”

    “‘混’淆视听,王爷果然足智多谋。”言绪捂口轻咳两声,“一画开天,‘阴’阳两仪,三才四象,五行**,七星八卦,九九归一……若是言某所料不错,那九玄峰和九个‘洞’口乃是一座天意浑成鬼斧神工的奇‘门’阵法,而每个‘洞’口,最终皆可通往灵气汇聚的九玄‘洞’中。”

    “九个‘洞’口,皆可通往九玄‘洞’中?”林伊人拈指沉‘吟’,“这么说,医圣惠迦所言不虚,骨仙草果真是云布雨润、负气含灵的神物了。”

    “王爷可曾听说过一种名为冬凌草的‘药’材?”言绪道。

    “略有耳闻,”林伊人道,“据说该草每到霜降后,全株便会结满银白‘色’冰片,遇日晒不化,遇风吹不落,被奉为采‘药’炼丹、修身养‘性’、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之物。”

    “不错。”言绪颔首,“但凡灵芝仙草,必生长于山清水秀之处,经补天浴日,历餐霞吸‘露’,方可成为世所罕见的物华天宝,这骨仙草生于灵气汇聚的‘洞’‘穴’之中三十载,岂不比那冬凌草之类要强上百倍。”

    “说到此事,林某尚有一事不解。”林伊人道,“‘洞’‘穴’之中无日、无月、无霞、无‘露’,骨仙草既是人间草木,又岂能在暗无天日的‘洞’‘穴’里生长这么些年?”

    “王爷并未进入过九玄‘洞’,怎会知晓‘洞’中并无日、月、霞、‘露’?”言绪淡淡一笑,“王爷所思,不过是世人依据常理的推测罢了。”

    “一句遗言,搅动天下十余载……”林伊人叹了口气,“世子可知道夕泠宫近日的情形?”

    “略有耳闻,”言绪道,“晔帝的悬赏看似颇有成效,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夕泠宫一贯擅长‘阴’毒的伎俩,不料这一回倒有不少人折损在江湖同道的算计之下。”

    “但申幽桐、申允芃和濊貊四煞至今却无半点消息。”

    “再高的赏金,也及不上自个儿的‘性’命重要。”言绪顿了顿,“王爷该庆幸濊貊四煞并不愿涉足江湖是非,否则腥风血雨也不过转眼间的事。”

    “世子言之有理,”林伊人负手走至窗前,“本王还有一事相问。”

    “王爷请说。”

    “昨儿个吏部‘侍’郎武同旬在朝堂上奏报,说堑州郡守毕知斋、堑州都统王峒离贪赃枉法,以权谋‘私’,桩桩件件,铁证如山,此事与世子可有关联?”

    “早先言某便说过,要寻这二人的罪证并不难。”言绪了然一笑,“况且毕知斋、王峒离专横跋扈,鱼‘肉’百姓,在堑州早已是声名狼藉。眼下恰逢晔帝严令整顿吏治,那些账册、名录以及家财底细,多少算是个邀功请赏的机会,武同旬新官上任三把火,雷厉风行也在情理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