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坑主教唱歌,《小河淌水》掀掉你的天灵盖!-第2/3页



  这首中国民歌在1768年在法国哲学家卢梭的《音乐辞典》中就有收录,而曲谱则是在英国地理学家约翰·巴罗于1804年出版的《中国旅行记》一书中被记录下来。

  1911年英国作曲家班托克出版的《各国民歌一百首》中,把《茉莉花》的钢琴伴奏写成一首二部卡农,并先后编入了《两首中国歌曲》、《七首中国歌曲》。

  1926年意大利作曲家吉亚卡摩·普契尼将该曲重新编曲成女声合唱,作为音乐主题用于首演的歌剧《图兰朵》,

  1937年格林编的《各国歌曲集》亦收入了《茉莉花》。

  197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联合生产亚洲音乐教材第六次专家会议”在亚洲各国推广的歌曲。

  1998年美国一颗向外太空飞行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搭载的乐曲。

  还需要吹吗?

  最早的版本暂且不说,在流传过程中,仅中国关于《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唱法就衍生了几十种,最出名最惊艳的版本是1981年前线歌舞团苏州籍歌唱家程桂兰用“吴侬软语”演唱的版本。

  苏落用的,就是苏州方言版,歌曲旋律优美,歌声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这首歌的唱法,是哪个位置?”一段之后苏落笑着问道,接着点了点自己的眉心说道:“双眉之间。”

  “噢~!”

  “太神奇了!”

  “怪不得,我就那细软柔美的歌声,听起来就像是如水般江南女子羞答答的在对着我暗送秋天的菠菜,心都被电得融化了。”

  “啊啊啊,原来不仅我一个人这种感觉,总觉得有个美女在含情脉脉的用目光撩我一样”

  “少来了!你们这群自恋狂,怎么可能有美女看着你,歌曲是美女赏茉莉花,人家是看花好不好?”

  “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中国的民歌唱法太牛逼了啊,上帝啊!”

  全球观众们心潮澎湃,对中国的民间唱法有了个新的认识,中国人太厉害了,被秀得浑身颤抖。

  “再往上,最上面,就是这里了。”苏落笑着点了点自己的脑尖儿说道:“刚刚的海菜腔的高音就是,像是脑壳顶上开个小洞,然后高音从这里出来。”

  很多小朋友不明白为什么世界级大师都为海菜腔疯狂打CALL的,就是因为没见过这种高音演唱法,并且唱歌的时候歌曲的原因,这个高音发音方法秀得并不极致,没点功底的人只知道很震撼,却说不出为何震撼。

  苏落直接用彝族海菜腔的高音唱法来了几句高音,瞬间观众就明白了!

  “真的有脑盖都被冲破的感觉啊!”

  “刚刚我就感受到了,现在纯高音感觉更明显了!”

  “哈哈哈哈,我们的唱法好叼!”

  “怪不得那些国际音乐家全被吓傻了。”

  国内观众兴奋的讨论着。

  比起美声的高音的圆润,海菜腔的声音要尖锐很多,高亢激越,穿透力极强,震撼也来自于此!

  但也有人心头有疑虑,这样的高音是很有特色,但是能和美声的高音比吗?

  因为太尖锐了,若是飙高怕是会很刺耳,仔细想想,刚刚的《金鸟银鸟飞起来》,最高音并没有太高的,只是恰到好处,所以刚刚的歌曲听起来非常美,再高的话可能就刺耳了,这可能就有局限性了,飙到最高的话可能就没有美感了。

  马上就有国际音乐家提出这个问题了。

  苏落笑着回道:“这样想的话就错了,美声的高音唱法唱不好一样的刺耳,而海菜腔的真声高音的发声方式,用好了会比美声高音更震撼。交流的意义就在于此嘛,今天晚上,展示的都是些最原生态的,既然有疑虑,那我用海菜腔的高音发音方式,唱首别的?”

  “喔喔喔喔喔!”

  欢呼声、掌声瞬间炸裂!

  说来就来,苏落举起来麦克风,《小河淌水》直接走起,

  “月亮出来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

  天上走啊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

  触不及防,起调就超高,开口的第一句就让人头皮发麻直接跪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