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首孤独了三百年的小诗!-第2/2页



    一首歌换一所学校的典故,一直都是苏落粉丝们的自豪谈资,在娱乐圈里各种“诈捐门”频出的年代,坑主的粉丝从来都是云淡风轻的,

    “嘁,跟我坑比,都弱爆了。”

    就是这么的有优越感。

    然后,咳咳,一个华丽转身,

    “坑主你给我死粗来!”

    “你这个死坑货,信不信我......”

    ......

    事隔至今,状元村小学早已建成,新闻报道也经常出现,对后续进行报道,只是当年那些幕后的故事,依然是个谜。

    此时此刻,在节目的尾声,苏落邀请他们上台,可想而知,一种“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员迅速撤离!”的既视感,抑制不住的兴奋!

    前奏响起的一瞬间,现场就炸了,简单的旋律,说不上多复杂多高大上多有逼格,但确莫名的动人心,或许,这就是苏落常说的,越单纯,越动人吧?

    “喔~~~~~~~~!!!!”

    沸腾的掌声如潮水般袭来!

    这对来自贵州省状元村的师生,也没让任何人失望。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

    梁悦群童鞋清澈空灵的童声,似乎一点都不输大师姐,开口跪的节奏!

    “啊啊啊啊啊啊啊!!!!!”

    “太好听了!”

    “我就知道!”

    “天籁,天籁!”

    “好干净的声音,太纯了!”

    “感动!”

    ......

    苏落有一句话,曾刷爆微博和朋友圈,引无数人疯狂追捧。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原是个比喻的说法,但难免的,在疯狂的转发也引起许多不明就里瞎兴奋的人的误解,误以为诗歌真在远方,诗就是远方,远方的,才是诗。

    事实上,诗,从来都不在远方,它离我们很近很近。陶渊明说得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心远”,诗歌就在眼前,又何必舍近求远?

    何须人人耳熟能详的瑰丽名篇,一首几乎无人问津的清代小诗,一首只有二十个字的一首小诗,就足以让每个人都热泪盈眶了。

    又何须人人识得的大明星,才能当的起这“经典传唱人”。

    诗中,生长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生长在太阳也照不到的地方,但也能凭自身的力量开花结果。

    就如贵州省,或许在许多人眼中,那里,依然是“中国最穷地方之一”。

    比起大都市,深处大山的孩子从来都不是拥有最多的那个,平凡得少有人知,就连太阳也很少照到,仿佛只是繁华盛世里那见不到日光的苔藓。

    但谁说,奇迹之花,不是扎根于平凡的土壤中?

    平凡之中见卓越,当我们一开口,也必让世人为之惊艳!

    苔如米粒小,也学牡丹开!

    振聋发聩!手机用户看娱乐之唯一传说请浏览m.shuhuangge.org/wapbook/25831.html,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