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布防-第2/4页





    也所以,这些山西边关地区的官老爷们会怕什么。

    尤其是在如今朝廷对地方的统治已经事实上日益失控的情况下。

    边关这的官员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卖国贼行径暂时停止了,内地的却开始兴盛起来。

    各方高人知道辽国缺马,纷纷大显神通,搜集马匹卖往辽国。可是世道不宁,到处是黑村黑城镇黑店,随处都可能有客串拦路抢劫犯的人,想把最值钱的马顺利送到辽国,那可不容易。

    河北东路那根本走不通。

    那的边境是卡得最严的。

    别说沧北军以及赵廉部下乾宁军监视的沧州边境那了。就是河间府那,因为宿太尉太怕死,生怕辽军能轻易混到城中行刺什么的,也照样用十万兵力优势把边境严密控制。辽人进不来。宋国走私者也出不去。

    西路?

    山多,荒野凶险地多,太行山啊,路复杂难行却易卡。想带着太招眼的马队闯过去已经很难了。边境那也不好过。

    不是西路军以及官老爷们尽忠职守勤快把控边境严,同样是怕死怕辽军偷袭打进来,还有,抓捕走私却是积极有招,为的是发财。

    抓住了走私者,货物钱财没收,人也得赔进去。

    有关系硬的拿着靠山弄的边官甚至朝廷通关文谍都行不通。

    这些恶棍组建的边军根本不把上官大官开的走私文谍当回事,先放过关,却随后在关外杀人劫货,无人区嘛,太方便军队作案了,尸体都懒得埋了掩饰,根本不怕上面追究。事实上也不敢追究。边关的官老爷们根本不敢为此类事追查惩罚将士.....

    于是,山西西边的茫茫无人区就成了走私的黄金通道。

    这条路却也难行,在海盗用妙法把北方和西方大旱下逼聚在这的数量大得能吓死个人的野兽引诱去蜀中前,这就是凶猛野兽的世界,能吃人的太多了,野草茂盛,毒蛇也多,凶险防不胜防,丧命太容易了。

    但这种危险显然挡不住贪婪的脚步。

    走私队伍大就安全多了。

    野兽,纵然是猛虎也是怕人多的。

    慢慢的,闻风试图从这走私的人就多起来。有走私马匹的,有走私粮食酒的......

    他们什么都想到了算计到了,就是忽略了一样:吕梁山,曾经大名鼎鼎的吕梁盗。

    吕梁山由西南到北北东走向,绵延四百公里。茫茫无人区并不是真没人,潜藏着凶残狡诈神秘强大的吕梁盗。

    卖国走私犯们就失算了,怀着暴富或暗中资助辽国灭宋等目的冒险辛苦,结果却变成了义务给吕梁盗送马匹酒食......

    咱不说吕梁盗。言归正传说改制。

    山西边关副制置使辛兴宗愕然看着飞马秘密来他家传旨的这位佩刀太监摘下伪装的胡子露出真容,再瞧瞧太监的一身军服......不禁惊叹,大宋原来不止一个象真爷们的宦官童贯,这位中官也是纠纠武夫形象,人才啊......

    然后,他就乐了。

    我升官了?去了副[字,成了边关真正的统帅了?

    朝廷在改制,文武分家且文武并重,宦官团掌提刑军法,代天监察地方军政......?

    管它呢,当了边军一把手就好,再不用听大头巾瞎哔哔巧言羞辱老子就好。那帮家伙早该死了,竟然敢把老子的战马走私辽军......这回总算报应到了。老子要大开杀戒,把早恨透了的那些总标榜君子智者名臣的狗东西无论大小主从全砍啦.....呃,也不对,不能全杀了。得留着威胁小又能干活的当苦力为老子耕地种田纺织......这的人口太少了。能喘气的就是宝啊。

    有了当地军队支持,以文官为主体的卖国贼轻易被突袭掉了......

    查抄到的战马归还了驻军,并且还从内地送来了朝廷不要的战马,把西边军的战马数量从总共两千左右一下子增加到八千。主力辛兴宗部配备四千匹....另外也把查抄的钱粮田地房产等奖赏边军,边军随安,再不是后娘养的了,从将到兵的守边信心大增。

    山西内地则和江淮那差不多样式强推了改制和整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