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节贼中贼7-第2/3页





    蔡京为筹集皇帝及国家急需的钱粮急红了眼,和其它的宰相比如白时中、张邦昌等都赞同支持高俅的见解和凶勐作法。

    狗大户们也是倒霉的在劫难逃。

    高俅的扫荡暴行和钳制利益受损的官员参奉的手段,由民间传播也好,由朝廷官员私下紧急通知相关的利益群体也罢,总之或快或慢慢传到远方,让估计能被高俅大军经过并扫荡到的大户奸商们纷纷提前有了防备。

    三十万大军如无边无沿的可怕行军蚁大军一样扫荡过境。大户们财富不能藏在当地,人在当地也无处可避,藏山上也难逃铺天盖地的大军搜到,想保命保财都纷纷逃到远些的内地躲避。

    可心安下了,以为没事了,谁知又闹清真山流寇,不但遭受浩浩荡荡扑来的流寇恣意抢掠屠杀,更有朝廷新派的十万大军从京城到山东内地一路向北去堵截流寇,流寇没堵着却把逃来的大户们堵抢了个正好。

    象是躲到山东内地梁山附近各府城的大户,幸运避过流寇却被随后而来的禁军扫荡干净了。

    领兵的辅国大将军遵从蔡京等的心思放手大杀狗大户,顺便也为自己狠捞一笔,争取一下赚个够。

    这种机遇和惊人暴利,几辈子也只怕不会再有。

    家族能不能一下拥有可支撑几百年富裕兴盛所需要的海量钱财,就看这次了,万万不能错过。辅国大将军岂肯手软。

    这种机遇落你手里,你也不会手软。

    杀卖国狗大户既为人间除恶又能发大财,还不用担罪责反而能得朝廷肯定与皇帝奖赏,何乐而不为?

    高俅突然加快进军自然不是感觉军队杀人杀出战斗力他不需要畏惧海盗了,也不是有了游戏外挂领兵打仗能力一下满值了。积极性高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是,高俅慢慢发现,海盗似乎很怕和他的大军交战,至少是不愿意和禁军血战消耗,一直在避着禁军追赶,即使离追兵很远仍然急急北上,抢掠人口财富变得很粗糙,收走愿意跟着走的百姓,不愿意的,海盗不再强移。

    进而,高俅从侦察分析的情报中得出个结论:海盗的船很多,多到无法估计有多少,但船上的海盗不多,上岸负责一路向北攻击抢掠的兵力也不多,似乎只有两三万人。

    只这点兵力,那么士气再高,战斗力再强,再凶暴敢拼命,在三十万大军面前也是螳臂挡车,只用人堆也堆死了。

    高俅的信心和胆量顿时暴涨。

    追剿海盗这么远这么久了,只尾随而不击,不利于军心士气,也该狠狠杀杀真正的海盗,消灭海盗这股精锐力量,破坏海盗的抢掠计划,打击海盗嚣张气焰,展示一下大宋军力势力和威风,让海盗帝国知道在海上能张狂但陆地是大宋雄兵的天下,警告海盗以后不敢再肆意大规模抢掠大宋。

    有真正杀海盗战绩也能堵上群臣的嘴,让一直质疑他军事能力的人心服,对朝廷尤其是对皇帝也有个更完美的交待。

    另外让高俅变得急切的是,沂州知府是他的本家兄弟高封。

    高封能耐不大,本事远比不上镇守高塘州的高俅另一个本家兄弟高廉,但却是最尊敬最听高俅话的。沂州紧临沿海的密州,就在密州西边,而一路北上的海盗军正扑向密州,按海盗喜欢破城抢杀贪官污吏的习气,未必不会突袭沂州。

    高俅自认是小人,但却自认是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的讲感情有原则的小人,把得志的小人嘴脸敢做到明面上,自觉比满天下的伪君子光荣多了,可靠多了,值得同道的人结交信任多了。事实上,他当官确实很成功,不但明面上是皇帝满意的忠君孤臣,暗里也得蔡京等权臣的信任结交和依重。蔡京、白时中、张邦昌相互勾结又相互提防,却不会担心高俅反水危害他们的利益。高俅讲市井义气,一向嘴紧而言而有信,又是武官,和文官没有权力冲突。

    靠山硬的**裸小人作派也让众臣皆不敢得罪。朝中有敢弹劾蔡京的,却极少有人敢弹劾高俅。

    高俅混得好不得意。

    他没子孙的缘故,很重视家族兄弟,又惊畏海盗的破城能力,很担心高封一家的性命安危,此前就去信指示高封以清剿私通海盗和其它贼寇的民间贼为名目动兵杀光了城中巨商大户避免海盗里应外合破城,并带重兵下到民间到处清剿辖区内。这样既能游荡在外,不会被海盗堵在城中屠杀,保住全家,又能趁机搜刮民间财富充实腰包,还有功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