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节争功发兵-第2/3页





    崔猛是边关实战杀出名头来的,武艺高,会打仗,确实有资格轻蔑不服秦明和黄信。

    奈何,现实情况就这样。

    崔猛瞧不起的人一个总管一个都监,俱是军事正任上官,官场规则决定了拥之者众,他再本事也只是个提辖官,得低头听黄信的指挥调度,更得听秦明的命令,不服只能私下纠集几个志趣相投的将领拉帮结伙嘲笑抱怨小小对抗。

    黄信听了求救内容并没有动容,更没冒火。

    他心里很清楚,官僚腐化,统治日益荒唐残暴,这种百姓群起造反的事只会越来越多,没什么可震惊稀奇的。他皱眉只是感觉白虎山高知县说述内容有不尽不实漏洞不少,暗暗猜测孔家庄满村男女老少当山贼,这其中必有冤屈与隐情。

    但他不能说出疑问,不能犯了官场忌讳,尤其是在这当口,知府暴怒,真实情况又不明,实在不便多嘴。

    当务之急确实是赶紧调兵支援白虎县,剿灭白虎山贼。

    否则被山贼破城杀官劫财,朝廷的颜面财产俱损,罪责不小。

    青州军另一派的代表人物毕应元则面无表情静静站在那,既不响应秦明的怒吼呐喊,也不配合崔猛的轻蔑鄙视。

    他是外调将,很清楚自己在青州只是临时工,此时担着副将,官不算小,权力却空,没多少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在这就是听指挥,配合知府和主将意图剿灭山贼,然后立功受奖或升为其它州府的主将或升调到京城等地为将。

    这种情况下,他没兴趣,也没必要参与青州的权力争斗,做个只关心公务的中立派的安安静静美男子,不操心不上火,闲时和合得来的几个中立派喝喝小酒轻松悠然等待战事和升官最好。

    慕容知府不通军事,欣赏秦明的骁勇,此时更欣赏秦明的忠心和勇气,一见秦明如此奋勇当先请战,不禁喜悦地点头,正要批准,就听崔猛开口高叫道:“太守大人,谅那白虎山毛贼和孔家庄村夫有何实力?就算汇聚成几千人也不过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破之何难?何劳本府堂堂兵马总管亲自出手?那未免太抬举了毛贼。小将不才,愿意代劳。”

    这话明捧实讽秦明太不自爱不配为一军之主。

    是个贼,一府总管就要亲自出马,很明显,你这总管当得不是太掉价就是不合格。

    莫容知府不通军武却精通政治权谋斗争。

    他早看出来这位从边关调来的猛将不服秦明黄信总和秦黄委婉作对。对这种挑衅上官不团结,他不厌恶反而欢迎。

    无它,政治与权力平衡术与需要而已。

    况且慕容知府同样很欣赏崔猛的骁勇能打,正需要这种能人牵制一下秦明黄信一体形成的军中势力,也要给崔猛一定的支持与甜头,赢得这种猛人的忠心支持和在关键时刻能舍命相随保护。

    所以,崔猛一叫战,慕容知府就立即改变了主意,转而对崔猛道:“崔提辖忠勇可嘉,又言之有理。本府准你所请。不知你需要多少兵马才有把握剿灭那伙贼寇?”

    崔猛暗喜,抱拳道:“此事在急不在兵多,若用步兵从府城拖拖拉拉前去,必定误事。小将只需点三百骑兵多带弓箭快马赶去即可。所需攻山步兵,可就近调白虎县驻扎的五百县兵相助。贼不及我弩箭之利,又缺少衣甲盾牌防御手段。到时设法杀其首,除其头,余下贼众再多也不足虑,挥刀屠杀就是。如此调兵与兵力配合才会不耽误事。”

    “好。”

    慕容知府拍手大赞。

    本以为这下又要调几千人马、花大笔开拨费呢,没想到崔猛居然只要这点兵力就有把握成事,而且听着确实合理可信。他当即令和崔猛一同来自边关平时又交好的二将张彪、王用为副将,协助崔猛更有把握地一举剿灭叛贼。

    三将精神抖擞去点兵出征。

    府城中两万军队尽管是从各地抽调来的,不是一地人,心思习惯各异,心不齐,但经过长时间整顿与训练,秦明黄信又严抓军纪禁止军官肆意克扣军饷,对军队饮食也尽量搞好一些,知府为能剿灭威胁越来越大的三山强盗,也很支持配合,青州军如今确实大有起色,无论是体力精力还是士气都露出了强军的一些特征,有些沙场征战的样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