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跟着感觉走-第2/4页





    对时刻提着脑袋为国家民族人民贡献青春热血忠诚和力量的人群,难道不应该比对其他群体更多些关怀照顾?

    至少赵岳自己是这么肯定认为的。

    在这个野蛮的没有任何国际公约和相关认知约束的世界里,赵岳深知军队的重要性,把军人的地位放得很高......若他真是神,真有神那样的能力,会关怀帝国每一个忠诚英勇将士的生死荣辱安康幸福,尤其是对负责对外征战的帝国野战军......

    就譬如杨志,不是他杨志自己提出来不随大军南下而回去镇守高丽半岛,而是赵岳这么体贴安排的。

    在杨志这样的将门名门子弟心里:家族荣誉高于一切。”战死沙场,马裹尸还“正是我辈军人应该有的情怀和最美结局,老死安榻才是军人的耻辱。

    杨志知道帝国下一步要在西亚展开的军事战略,知道炎热荒凉的西亚戈壁草原山区会上演惨烈却正是我辈军人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战争,也明白这一仗必须打,必须早早打......他热切想投身其中,面对新鲜的敌人新鲜的环境,在那片陌生的充满各种新鲜险恶也格外充满刺激和挑战性的土地上跃马扬威血战疆场.......立不世之功,留万古美名,复“杨家将”门楣荣耀,有死而已,死也值了,死而后矣,但也迷信仙人一样的无量道长批命,心里也确实有南下作战的顾虑。

    他最怕的是早早死在不适合他的热带战争中不能完成恢复家族旧时“五代令侯”的荣光。

    他把这个目标志向一直当成此生担负的家族使命,若是不能完成,他怕死后无颜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会死不瞑目。

    杨志的体质,或者说是无量道长口中的杨志的命运,到底是不是不适合热带作战,赵岳不知道。

    赵岳知道的是,无量道长确实有些神奇本领是个活生生的奇人,只论本事也有令他尊敬甚至敬畏的地方。

    既然无量道长批命说了杨志的弱点,赵岳不迷信,也有任何人无法动摇的意志,但还是尊重了老道的批命。

    赵岳了解杨志藏匿心中的顾虑,也知道杨志不怕打仗战死而怕......就特意开导了一下杨志的纠结,并令其回高丽......

    “不适合南下作战就不必去。不要勉强自己。不必纠结。杨将军,难道你还怕不参与西亚作战,以后就没了仗打没了大功立?”

    “守住高丽半岛,扼制女真野人对半岛会造成的侵略和破坏,守住半岛这片北方唯一的根据地,保护好那进行的各项重要事业平安稳定全力推进,这本身就已经是大功一件。而且那是非有大将之才者不能胜任的职责。金军名将辈出,可不是好对付的。能收拾住金军猛虎群一样攻掠的就已经是当代英雄......”

    赵岳这么很随性地笑呵呵一说。杨志想了想,就也顺畅心怀哈哈笑了。

    帝国在北方也有强敌呢。彻底铲除女真等北方野人部落,彻底根绝中国北方的民族隐患,这是帝国的政治方略大计,更是宝亲王赵岳一心要完成,也必须完成的计划。而高丽半岛上正在开展进行的各项工作对帝国也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杨志想通了,畅快地接受了任务。

    北军普通将士,那些不适应炎热气候的,在赵岳特意强调的命令中也纷纷抽调剥离了出来共组成三万仍回北方..........

    人的体质有差异。有的人天生就无法适应热带的气候和生存环境,这个不是靠意志坚强就能克服掉的。

    人定胜天只是说说,表达的是一种气势精神。具体办事可不能当教条来死板硬干蛮干。

    硬要不顾将士的天性不适应要他们去南部参战,那是不尊重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不尊重科学,更不尊重生命......

    在赵岳的观念里,不尊重普通将士的性命就是不尊重军人这份极度危险而神圣的职业,也是对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不尊重不顾及......你爱护别人,别人才会爱护你。国家民族大层面也是这样。国家爱护国民,国民才会忠诚热爱自己的国家。

    宋王朝的百姓叛离宋国,抛弃故乡,毅然决然甚至达到疯狂程度,就在于国家轻视国民,不在乎百姓作为一个人必须有的最卑微最低下简单的那点生死幸福要求。在宋王朝治下的领土上越活越绝望了,百姓才有了千里万里逃亡的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