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美梦-第2/4页





    况且,眼前的御林军在绝大多数高僧长老的‘法眼’里并不是皇宫侍卫,而是胆敢挑衅和攻击“我佛”的妖魔鬼怪。

    这就更该死该杀了。

    我佛神圣威严岂容邪魔歪道肆意侵犯?降妖除魔正是我佛本分。贫僧成神,正好大展神威收拾掉这些妖魔以显威严。

    最先闻声冲出大雄宝殿的那些高僧或骨干僧正是各地佛门私下收录积累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实为寺庙高级打手。

    这些人昔日有的是江湖大盗,有的是绿林枭雄,有的是武林败类,有的是黑帮老大或类似晁盖这样的地主豪强,也有极少数是有人性良知的武林高手,却也曾为了心中信守的所谓侠义道义而照样以武犯禁草菅人命,枉顾律法,杀人如麻的,或是厌倦了杀人和血腥危险动荡难安的生涯,或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整日周旋在打打杀杀中,或是被江湖或官府追杀通缉无处存身,当然也有心灰意冷想为杀人行凶的罪孽忏悔的,就遁入空门,剃去头发,披上僧袍,摇身一变就成了慈悲光明神圣的良人合法之士,以出家最有效隐藏了身份,匿去世俗中的行踪,也掩藏甚至消弥了深重罪孽,从此逍遥法外。就象花和尚鲁智深那样。

    而佛门常常也愿意收留这类高人。

    佛教讲究的就是佛门广大普渡众生。讲究的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就可成佛。

    这本身是种善举,是给能力强大的大恶人一个官府和社会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给的回头机会,让其有机会忏悔与洗涤罪恶,改恶从善重新做人,不再危害社会,在法制与社会秩序不明的封建特权时代确实有一定的消除大恶安定社会的积极意义。

    但这只是一方面,只是体现慈悲与收留的合理借口的一种表相。

    佛门收留大恶大能之人深层次的现实原因是,

    这些人都有钱,杀人放火抢劫都积有不菲的财产,为遁入空门逃避罪责,也自愿或不得不向寺庙捐献大笔财产。而佛陀僧侣说是脱离凡尘却也是要吃饭穿衣的;寺庙要养人要修缮光大寺庙花销也大。

    你想出家借寺庙避祸,愿意出大价钱。寺庙正需要大把的钱。如此是一拍即合。

    这其实是种肮脏交易,和贿赂贪官免罪性质是一样的,只是披上了慈悲神圣的皮,对世人更有欺骗性。

    另外,寺庙多处在高山野地中,远离人烟,清静是清静了,却也多了危险,先不说寺庙富有,难免有歹徒瞧着是个事而总惦记着结伙摸来杀抢一把,单是山林中的野兽也需要寺庙有一定的武力来防范,得有自保之力。否则今被老虎叼走一个,明被狼吃掉一个,庙中僧人还能有得剩?

    整天被野兽环伺,随时处在危险中,还清静修个屁的佛,出门都不敢,又没有香客敢来捐献,僧人光饿也得饿死。

    而放下屠刀的强者加入寺庙正好符合寺中武力所需要。

    打个堵路的老虎杀退来犯强盗,有高手坐镇就不用那么害怕了。

    再说了,为向信众表现佛法神通之能也常常需要武林高手帮着装神弄鬼愚弄人,寻常僧人可没有高手那种能耐。

    仍以花和尚鲁智深为例。

    他若是没有财主员外花大钱买路子,自身也没有高强的本事,没有一样是寺庙需要的,堂堂五台山寺院也绝不会要他。

    而遁入空门的高手能修成高深武艺,能在社会上闹出好大的威势来却能长久逃脱各种凶险与制裁安然活下来,自然也多是聪慧非凡之辈,至少是智商不低,做了和尚,整天没事闲坐学学佛经典藏,念经的环境使然,加上必然会有寺中高僧甚至是方丈长老亲自对他这种极度危险的人多加关注与教导点化,引导向善,至少要避免引祸入门危及本寺与自身安全,那他的佛法见识自然增长迅速,很快就会成长变为精通佛法的人。

    他又有钱更有非凡武力,让僧众喜欢追随着或敬畏着捧着他,他在寺中即使为新人也能无形中地位超然,无形中不是领导也是领导,随着时间消弥和转化一切,如果那人不再做恶犯事,能一直潜伏当和尚,世人不识其恶而只知其擅长讲经说法降妖伏虎等本事而渐渐响起的大名,那人就必然会化为佛门神通广大的大德高僧,只怕比寻常高僧更令信民信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