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WDC



    美国的精华地带也就是国土的东西两边,东部的沿大西洋海岸,这里是最早的北美十三州,按照共和国的说法,属于“龙兴之地”的范畴,在二战之前,这里是美国最核心部分。

    而西部的太平洋沿岸,这里是伴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爆发而迅速崛起,二战之后,也作为新的发展增长点而蓬勃向上。

    后世有一个玩笑,如果把美国中部那条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作为分界线,将这个国家一分为二的话,这完全就可以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它们分别为大西洋国家和太平洋国家,而且各自都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这次汪正国无意去考察美国,也没有能力去策划一起大事件,不可能有机会把美国和平演变掉,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去考察全世界的微电子工业中心:硅谷。x3

    加州圣塔克拉拉谷,这里有一所著名的高校:小利兰·斯坦福大学,它是圣塔克拉拉谷逐渐演变成后来硅谷的重要推手。

    之所以硅谷能够发展起来,原因在于斯坦福大学有一个才华横溢的教授弗:雷德·特曼,他在学校选择了一块很大的空地用于不动产发展,并设立了方案来鼓励学生们在当地发展他们的“创业投资”。

    再往后的事就已经是众所周知,作为高科技产业园区模式的鼻祖,这里迅速诞生了惠普公司这样的潜力股。

    随后则继续加码,成立了更加正式的斯坦福研究园,也是第一个位于大学附近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园区企业应用着来自大学的最新科技,同时又租用该校土地,而这些地租又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经济来源,使斯坦福大学不断兴旺发达。

    如果惠普公司还不能体现出硅谷的直接特性:硅。

    那么,当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博士来到这处工业园区之后;当1957年的仙童半导体公司在产业园区成立,圣塔克拉拉谷就彻底打上了“硅”的标签。

    走到这一条长约二十英里的谷地,终于感受到了高科技产业园区的魅力,没有高耸入云的烟囱;没有整日不断轰鸣的机械加工声;甚至连路上行人全都是西装革履,此处似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蓝领工人。

    以上这段话是仰永在后来回到国内整理美国之行的收获时所写下一段话,有些地方虽然稍微有一点点夸张,但大部分是绝对属实。

    .....

    也是经过一番长途跋涉之后,汪正国终于到了他此行目的地WDC公司。

    熟悉微电子行业的人,只要看到这三个英文缩写,自然会第一时间反应为:西部数据公司。

    的确,DWC通常是代表着这个意思,它意味着全球知名的机械硬盘厂商,1970年成立于加州硅谷,后来成长为全球数据硬盘霸主之一,和希捷共同瓜分整个机械硬盘市场90%以上的份额。

    如果汪正国打算做数据存储设备业务,那确实应该到西数公司看看,不过很可惜,此时的某人并不打算投入到已经基本定型的机械硬盘市场,就算真要做数据存储相关,那也应该有更好的切入点。

    话题再说回来,还是DWC公司,不过这家公司的全称并非是WesternDigitalCorp,在门口,还是很清楚的写着:WesternDesignCenter,同样是简称WDC,但这家公司翻译成中文叫做:西部设计中心。

    没得错,这次要找到的就是它,来自MOS科技公司“叛徒”所创立的另一家公司!

    标准的6502处理器是由摩托罗拉公司工程师ChuckPeddle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投奔MOS科技公司所研发,但八十年代主流的65C02处理器,却又并非MOS科技所出。

    1974年,楚克·佩德尔从摩托罗拉公司带出来的六位工程师中,其中就有位很有想法的家伙,名叫BillMensch,他在MOS科技完成6502处理器的开发之后,迅速看准时机,从MOS科技抽身而出,创立WesternDesignCenter,即西部设计中心。

    终于也在1978年,比尔顺利开发出基于CMOS工艺的65C02处理器,成功实现对6502处理器的跨代升级。

    现在,距离1984年已经足足过去了五年时间,当时还很有竞争力的8位65C02处理器,面对同时期英特尔和摩托罗拉的16位处理器,它早就已经不堪重负,其实65C02更像是一款出生即落后的产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