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成了



    蛤蟆镜使用平面透光镜片,在镜片的模型制作时相对要容易一些,做好之后也不用再根据各种度数、闪光等要求,去研磨出特定要求的凹凸曲面,以现有的技术来看,已经足以满足制造工艺要求。

    关于这一点,刘三石在经过指点之后已经想通,最终还是一咬牙,决定干一票,不就是加班嘛,多大点事儿!

    “行,就按照你说的办,晚上我们两个留下来加班,看能不能把镜片做出来,我先去大概确定一下镜片的形状,现在没有实物,只能大概做外形,检验工艺路线是不是可行。”

    制作PMMA材料的镜片,需要用到专用的模具,这个就和传统的硅酸盐镜片有了很大的区别,硅酸盐光学镜片都是用成品玻璃直接上手研磨,毕竟不是所有眼镜店都有制造光学玻璃的能力。

    实验室状态下的模具不需要长时间多次重复使用,因此在制作的时候就相对要简单一些,这种PMMA透光部件的实验室模具制造技术还是从透光厂拿来的,现在用起来倒是挺不错。

    刘三石确定要去做模具,匆匆收拾一下,就到一边去干活,留下现场汪正国一人,将带来的小瓶化学染料放在实验室的柜子里,来到正在看试验数据分析的教授旁边。

    “教授,我晚上和刘三石一起加班,做一下PMMA材料的染色实验,这个没问题吧?”

    虽然实验室一直对汪正国和刘三石开放,但这次毕竟是干私活,汪正国还是小心一点,提前打报告说明一下,他相信教授听了也不会反对,这是他对教授充分了解之后,才得出的判断。

    并不太多言语的教授也确实如同猜的那样,他对汪正国还是很信任,这种用实验室做些实验什么的,一般也无所谓,不过他对这个PMMA材料染色的想法很感兴趣。

    “行,你们晚上自己注意一下安全就好,还有,让刘三石把相关记录做详细,明天看看你们这个染色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倒是有点兴趣,以后PMMA迟早是要大规模民用化,能够给透明的PMMA染上颜色,无疑将是扩大该材料使用范围的又一助力。”

    现在教授做PMMA材料的光学镜片项目,也就对这材料有了很大的兴趣,多留心关注一下也是正常的,至于实验记录什么的,那东西是必须要留下,不管是私活还是工作,都一样不能少。

    得到了首肯之后,也不用再多费口舌:“教授您放心,这些我都清楚,明天您来的时候,我保证将实验经过、成品都摆在您的办公桌上,绝对差不了。”

    ......

    “来,我准备添加染料了,这次加入百分之一点五就行,应该是之前添加的太多,整个镜片染到都没透光度了,绝对不行。”

    实验室外已经彻底天黑,室内却灯火通明,熔融坩埚里面的PMMA材料颗粒已经被彻底熔化成原液,这已经是第三次试制,前两次都因为染料添加过多,最终导致做出来的镜片一片红,完全不透光,或者透光率极低。

    所以这次两人发了狠,直接把染料比例来了一次大幅度降低,从百分之四降到一点五,希望能够让染色之后的镜片有一定的颜色同时,也不会吸收太多的光线,从而导致透光率问题。

    汪正国小心翼翼地把量好的染料倒进坩埚,用玻璃棒均匀地顺时针搅拌,刘三石则对镜片模具做最后调整,保证待会使用的时候不会漏液。

    大概搅了半分钟,看原液已经彻底染色均匀,这才小心翼翼的停止搅拌,提醒模具方面做最后的检测。

    “好了,我看这次的颜色应该差不多,你让让,我把它倒进去模具里面,感觉这次肯定能成,虽然前两次染出来的颜色太深,但至少证明我们的原液染色技术路线是没问题的,染色还是很均匀,也不会掉色和变色。”

    用坩埚钳夹着散发着高温的坩埚,将已经染色完毕的PMMA材料原液倒进做好的模具里面,熔化的原液量是计算好的,刚好够六块镜片所需。倒完之后才把坩埚小心地放在一边,准备进行最后的清洗,PMMA是一种很典型的树脂类材料,常温下凝固之后会黏在坩埚内壁,并不太好处理,所以要及时清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