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助手



    然而热血过后,静心一想,才明白就算是相机工业,情况也并非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此时共和国的相机工业正处于大爆发的强势期,而且这些生产相机的单位又都是大国企性质。

    考虑到自己家里并没有这方面相关资源来帮助自己快速上位,真要是一步一步从基层熬,等到他有话语权的时候,还真不见得就能够有个好结果,搞不好最后也是一个和军工行业差不多的大坑。

    没办法,这一计不成,那就只能再生一计,军工暂时做不成,相机好像不行,但重生一回,绝不能碌碌无为,好歹也要“青史留名”才算不白来这一遭,或许是前两个目标定的有些太大了,是应该更加脚踏实地一些,从基础做起?

    想到这里,脑中关于汪正国在灵魂交换之前,在学校做过的一个项目就闪现出来,仔细回忆这个项目的各种细节,又各种思考可行性,最后各方面的消息都表明,好像是真的挺靠谱,或许是可以在这上面深入地研究研究,明天去学校的时候,可以多留意下.....

    月明星稀,窗外乌鸦乱飞之际,也意味着一天时间的结束。纠结了一整天的汪正国,终于是躺下了,对于后续到底如何才能安排好自己工作问题,他明智地选择了自己先搏一搏再说,自己并不一定就得要老老实实地走国企路线。

    当务之急,是还要继续去学校当苦力,作为大学生,要是没有被老师拉去干过苦力,打打下手什么的,这样的大学生无疑是失败的,光是课堂上讲的那点理论知识实在有限的很,很多时候一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都不如给老师当一个月苦力来的有用。

    当然,前提在于老师让你当苦力是做科研、教学方面的苦力,要是成天被拉去搬砖什么的,那除非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会有点有用处之外,似乎其它的都是咸鱼。好在汪正国遇到的老师比较靠谱,或者说这年头的大学老师都还靠谱,没有谁真的会厚脸皮让学生去给自己家搬砖。

    现在再回过头想一想,若是之前汪正国没有去做这个“苦力”,可能汪正国还想不到自己该何去何从,就算想要做一番事业,甚至都不知道先从何处下手,要迅速出成果,又能够自己做主的项目,这年头实在是不好找

    让汪正国比较惊讶的是,这位让他去跑腿打杂的,还一位相当知名的老教授,后世在光学工程方面很是有一套,当年甚至师从王大绗老先生,每次见到王大绗老先生的时候都是以校长称呼,以学生自居。

    由此,可见带着自己做项目,让自己跑腿打杂的老教授确实很不一般,汪正国当然也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受到如此的重视,要说学校和自己同样优秀的学生也不少,但是之所以自己能脱颖而出,这和汪正国小时候在蜀大那些年的时光离不开,母亲精通多门外语,在蜀都工作期间就在蜀大当老师,所以这家伙也能算半个蜀大的家属子弟.....

    一大清早起来,就开始准备去学校,既然是助手,那么不管教授在实验室有没有项目,工作日都是要去报道。

    蜀都所的家属区沿河修建,汪正国出门就是沿河走,而这河就很不一般了,正是蜀都府南河,下游河道壮大之后,就被称之为锦江,这条河从秦汉三国时期开始,就一直是作为蜀都的护城河而存在,一直到了近现代之后,这才慢慢淡出了军事色彩。

    即便是如此,在八十年代能沿河修建家属区,也绝对是占据了相当优越的地理位置,要知道这地方再往后,是直接划在整个蜀都的一环以内,能在一环沿河修建家属区,蜀都所还是挺牛逼。

    沿河修建家属区肯定是有好处的,至少汪正南去学校的时候,在路线规划地时候,就可以简单很多,直接骑着自行车沿河岸走就行了。

    一路上的骑行,让汪正国内心震惊的是,这府南河居然是一阵阵恶臭连绵不断,骑到近处一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这比起三十年后的府南河,简直就是天上地下。虽然在三十年后这条河也不见得有多清,但绝对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恶臭,可能三十年后的府南河应该是已经治理过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才让蜀都政府行动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