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交付



    至强电脑的发布上市选择在五一劳动节,不过这时候可没什么网络直播的可能,所以全程也就是瑶光电子自己召集旗下散步在各大城市的专卖门店负责人,大家坐在一起正式宣布至强上市销售。

    如果是三十年后粉丝经济盛行的时代,倒还可以把钱伯斯这个美国大叔推上前台包装一番,只要以后瑶光的产品不出纰漏,把他包装成影响力不下于乔布的风云人物都是完全可行。

    不过这现实却很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其实都不可能有网络发布会这种套路。

    跟瑶光这边要在市场销售的产品选择在五一劳动节上架不一样,帝都国务府订单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装车启程,随同的操作培训、安装人员都是精挑细选的业务精英,保证能够顺利完成这批国务府订单后期工作。

    为了确保订单不出问题,瑶光甚至连这次派去的工作人员都规定要连续驻留在帝都长达一个月,保证对方全部熟悉电脑的全部操作之后才会撤出。

    与此同时,汪正国提出的《关于社会范围内普及计算机操作、运用,建立“电脑宫”的若干建议》也正式随同进京,文件中详细阐明该计划的优势,通篇核心思想就是希望政府能够出面成立一家公私合营的计算机文化公司,负责这个利国利民的产业发展。

    如果真是有心人,自然能够看出这份提案的关键之处,在至强系列电脑正式投入国务府办公使用之后的半个月当中,大佬们彻底见识到ABC-PC电脑的强大之处,这些国家顶级聪明人一个个都开始认真考虑汪正国的建议,各大势力开始暗中划分蛋糕。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全面铺开“电脑宫”,这个自然就得看帝都首家“电脑宫”的运营效果,考虑到瑶光的排产问题,再加上帝都各大势力角逐,真正投入运营恐怕都已经是87年底或者88年初。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汪正国是不用着急了,除了时不时去看看《命令与征服》的开发工作,剩下就是跑到全国各地大学宣传至强系列电脑,并高调捐助电脑做教学使用。

    要确保ABC-PC体系在共和国确立霸主地位,就需要从各方面同时发力,高校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即便是亏点儿小钱搞捐赠,也必须要保证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以ABC-PC为标准。

    再次回到蓉城的时候,这已经是中秋时节,老汪早就回南非那边去主持十号多用途方案的首架原型机下线工作。

    不过他暂时还没有机会从西南动机这边把青城发动机带过去,毕竟现在每一具青城发动机都是记录在册,在没能完全国产之前肯定没可能给南非那边提供发动机。

    国内这边的十号截击型建造速度也不慢,在123厂,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厂子里正在总装超七战斗机的首架原型机,但很少有外人清楚在另外一处保密厂房中,十号截击型已经快总装完毕。

    甚至连截击型的发动机都已经改成青城的尺寸,既然罗罗方面已经猜到共和国在研发一款F-16同级产品,那这次从西南动机抽调两台发动机到123厂总装车间,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汪正国没有进入总装车间的资格,包括里面工人都是从总装开始就一直吃住在车间里面,期间不允许走出车间一步,虽然汪正国对这种异常严格的保密制度有些不太理解,但既然工人自己都没有反对,甚至踊跃报名加入,想来肯定也是有其必要道理。

    直到飞机完成总装,并且隔壁超七也同样要准备下线的时候,123厂这才以参加超七下线仪式的名义邀请军方大佬前来123厂参观,白天自然是热热闹闹的超七总装下线活动,晚上则是“偷偷”带领核心领导进入十号总装厂房。

    这次汪正国倒是以发动机供应方的名义进入到厂房当中,周边工装设备该清理都已经清理完毕,厂房正中间就是原汁原味的十号截击型战斗机。

    汪正国在看过之后倒是暗自做了对比,和南非方案相比:

    上位面十号机翼根部的扭转角被这次的截击型保留下来,这是当年歼九时代长时间吹风吹出来的经典设计,能有效减少诱导阻力,缓冲鸭翼下洗气流对主翼翼根前缘结构持续性的疲劳冲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