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师徒怀鬼胎



    1

    在函谷关留下了一部分守军,“蒙恬”(西野)带着几万大军护送始皇帝的灵柩,继续前行,沿途的老百姓都纷纷避让。

    天一亮,到了咸阳郊外五里之地扎营。快到中午了,胡亥也没有出城来接应。按照秦律,外臣进京复请必须得经过天子的准许才能带兵入咸阳,否则就是谋反。现在始皇帝都躺在灵车中了,复请也就失去了意义。

    太阳当空,地面的温度越来越高,灵柩里面的臭味越来越浓,将士们等得不耐烦了,有点躁动不安了。

    九熊再次看了看从沙丘带来的圣旨,只是上面没有玉玺,他管不了那么多了,拿着那颗“玉玺”用力盖了上去,忽而鲜红的印章上出现了几滴很新鲜的血珠子。

    他用衣服擦去了血滴,以为是自己的手指破了,可是仔细察看了双手,并没有发现什么伤口,很快印章又出现来三滴血,九熊大骇:“这血从何来蒙将军,你们快过来看——”

    营帐内许久没有回应,九熊一抬头,西野(蒙恬)、罗公公、赵湘兰三个早已不知去向,这可急坏了九熊。

    他在营帐中走来走去,心里很乱。正当公子“扶苏”准备出营帐时,罗公公回来了:“殿下……”

    “监军,你总算回来了,蒙将军和太子妃呢?”

    “他们两个扮作客商,乔装改扮混进咸阳城,去会和老国尉、冯丞相了。”

    “这样也太莽撞了,国尉隐退多年,找他有何用你快看这个假玉玺,无缘无故地多了几滴鲜血,是不是胡亥要我们下手的前兆”

    “这是先皇昭示我们直接杀进咸阳去,铲除奸人。”

    “手足相残,师出无名啊。”

    “太子位本来就是您的,而今已无退路。”

    “还是再等等吧。”九熊哪里胡亥这个不识大体的混球,正在宫中和李斯、赵高密谋,如何解散长城军团,抓捕扶苏和蒙恬(西野)、蒙毅兄弟。

    “殿下,不能再等了。先帝的灵车在我们手中,我们就是正统,就是正义……《史记》里面没有记载扶苏杀回了咸阳……”罗德昌突然记起来了,任意改变历史西野和九熊都会回不去21世纪的,心里不安起来……

    2

    秦宫,胡亥端坐在龙椅上,黑着脸问道:“赵高赵大人,扶苏带着军队挟持了皇撵,是否属实”

    “陛下,明明扶苏已经自杀了,怎么可能死而复生老臣以为这一定是蒙恬的诡计。”赵高小声应道。

    “蒙恬处处护着护着扶苏,今儿我大哥一死,他就跳了出来了。不灭蒙氏一族,朕心里就不踏实。”胡亥是个斤斤计较的小人,在赵高的蛊惑下,蒙家大难临头了。

    顺便提一下蒙家的历史,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

    秦统一后,蒙恬再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他的主持下,万里长城得以兴建,秦始皇对此非常满意,经常在许多大臣面前夸奖蒙恬的才能。

    蒙恬还有个弟弟,叫蒙毅,也做到了上卿的位置。始皇外出时总带着他,还让他和自己坐一辆车。待在宫里的时候,总让蒙毅在自己身边侍奉自己。此时,蒙恬和蒙毅在秦国的地位是没有人能比得上的。

    始皇在巡行的路上得了重病,为了及时稳定朝中局势,错误地提前将蒙毅调回了咸阳,处理大小政务,却给胡亥暗中夺取皇位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陛下,扶苏与蒙恬的关系十分亲密,如果他率领手下三十万大军,帮助扶苏造反,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幸好九原军团只来了一部分,目前局势可控。”李斯担心自己的相位不保,趁机进谗言,一错再错。

    “其实先帝很早就想立您为太子,让您继承皇位了。可是蒙毅兄弟却在先帝面前说您没有足够的才能治理国家,不应该立您为太子。还说扶苏比您强多了,他才适合做太子。”赵高的口才不好,可以把死的说成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