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灵魂的摆渡



    一听西野说有困难了,她不假思索,右手侧翻做了一个很有礼节的动作:“请讲——”

    西野托着下巴:“我需要一笔钱......”

    “需要多少?”

    “五六万吧。”

    “做什么用,我可以知情吗?”

    “还不是那个花花啊萝卜。那小子借了2万高利贷,才十天就变成了4万。”

    “高利贷?他立了字据没有?”

    “这个没有问。”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高利贷无限制的收取利息的。法律规定民间贷款的利率为银行同期的4倍,不得超过年利率的36%,可以在24—36%浮动。”

    “可花楼拜借的高利贷是按日计息的,好像不受法律的保护呀。”

    “十天就翻倍的借款,属于违法谋取暴利。再说花楼拜所借的钱和你没有半点关系,就让他自己去摆平好了。”

    “我向收高利贷的人许诺了,宽限七天外加1万的利息。”

    “你当自己是地主老财啊,开口就加一万。”

    “当时那种情况,我也是无奈之举。收高利贷的人都是心狠手辣的,我不能见死不救。”

    “不是我不想帮你,真的没有必要把自己往里搭。”

    “唉,不说花楼拜了,他咎由自取,让他自生自灭好了。我什么时候去血站?”

    “现在就可以动身前去,我要忙了。”胡群子说完回到了她的转椅上坐了下来。

    “你不送我去吗?”

    “坐公汽啊,当然走路也行,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卖血者真实的内心感受。”

    “好吧。”西野闷闷不乐的出了公司。

    大街上一点风也没有,气温在逐渐的升高。西野站在站牌下,无聊的看着过往的车辆,三十分钟过去了,也没有见到去血站的公汽。他有点焦急了,仔细看了站牌上的路线图,根本就没有血站这个地名。

    西野四处张望了一阵子,见附近正好有一家报亭里面坐着一个大妈,没有什么顾客。他决定过去打听一下,在报摊上挑了一份《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之后,西野问:“大妈,请问去采血中心坐几路车?”

    大妈听不懂普通话,用粤语说道:“雷悠会滨斗(你要去哪里)?”

    西野听不懂粤语,只好在报纸上写了“血站”二字,拿到大妈的眼前:“血站。”

    大妈看了半天,才明白了西野要去血站,可是她没有多少文化,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粤语,西野一句也没有听懂。

    可是又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懂粤语,为了表示感谢大妈,西野用刚刚学会的粤语说:“唔该噻(多谢)!”

    大妈以为西野听懂了,会意笑了笑:“吾使(不谢)客气。”

    走了几步之后,西野拍拍脑门:有困难找警察,我怎么这么傻?不知道打110问警察就得了。

    他掏出手机拨通110的电话,值班的警察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给西野指出路线。这次总算听懂了,原来血站在郊区,离羊城大厦不是很远,走路也就20分钟,而且警察还说出了穿过居民区、走捷径的方案。

    西野按照警察说的路线,果然经过了几个村落后,到达了一处异常僻静的地方,四周都是高墙,只有一条门可一进去,门口有一扇铁门,上面有四个镂空的铁艺字样:中心血站。

    从血站走出来三三两两的人群,他们的脸色大多惨白,可是刚刚采过血还没有恢复过来的缘故。在上大学时,学校组织过多次义务献血。西野就献过一次血,得到的补偿是一包奶粉和一把“天堂伞”。

    尽管献了600毫升,血站也没有发一个献血证,西野也就不那么热心了。今天,他不是来献血的,而是实地了解卖血换钱这一特定社会现象的。

    西野上了一段斜坡,拐了一个弯,远远一座三层楼的建筑物前映入眼帘,那就是专门采血中心了。走进一层楼的一间房子一看,里面摆放着几十条长椅子,稀稀落落的坐着一二十来个人,西野觉得有点奇怪。

    好奇心十足的西野又出来了,站在楼房前有一处宽敞的水泥地观望,中间有一棵巨大的榕树,五六十人站在下面,议论纷纷。

    上前一打听,西野大吃一惊:原来卖血液并不值钱,也就0.5-1.0/ml的价格,600毫升的血液,供不应求的时候血站至多给600元,供过于求的时候就是300元。今天价格走低,不少人犹豫不决,不卖吧,已经来了,卖又只能拿到一半的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