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第一次商议-第2/3页





    允熥坐在马车中又呆了半晌,对他说道:“还是由你打理过年宫中的事物。”

    “官家!”

    “你不必再说。”允熥撂下这句话,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允熥满怀着心事走进殿内,就听到许多人参差不齐的喊道:“臣见过陛下。”

    “都免礼。”允熥收回思绪,对面前的这些武将笑道。

    之后允熥坐下,又让他们也都坐下,随意说了两句家常话,正色道:“明日就是小年了,朕本也想让诸位爱卿过一个好年,但今日一早忽然从西北传来消息,朕不得不今日晚上请诸位爱卿入宫,共商大事。还请诸位爱卿不要介怀。”

    “陛下召见,臣等岂敢介怀?只是这商议的大事,可是撒马尔罕国要出兵大明之事?”在场资格最老的耿炳文说道。

    “正是。”允熥说道:“西北的锦衣卫、秦藩都六百里加急传来密奏,帖木儿征伐钦察汗国,遍寻其兵丁无果后已收兵返回撒马尔罕城。”

    “但其返回撒马尔罕城后却又再次秣马厉兵,意图出征。秦藩与陕西行都司的诸位将领商议过后,以为其东征的可能极大,即使不想占领伊吾,也必是要占领亦力把里。”

    “亦力把里是秦藩屏障,绝不能被撒马尔罕国夺取,所以朕宣诸位爱卿入宫,商议此事如何处置。”

    众位将领听到这话,半晌无言。他们和国子监的学生一样,对于不知道哪一年才会发生的同撒马尔罕国之战关心度不够,此时从皇上耳中听到比较确凿的消息,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耿炳文问道:“陛下,可知此战撒马尔罕国会出兵多少?”

    “这个说不好,不过不会少于三十万。细作侦查得知,其手下能为他誓死效力的精锐之兵大约二十万,因帖木儿此人东征西讨从无败绩,所以威望甚高,即使那些不归其直辖的部族,也会愿意跟随他征战。所以出兵绝不会少。”允熥为了让他们容易理解,一直将帖木儿比作草原上的蒙古人。

    “既然如此,那出兵就不能少于三十万。为稳妥计,还要征召乌斯藏等地的番兵出战,亦力把里也要出兵,总兵力不能少于四十万。”曹震说道。

    “四十万略少。”耿炳文说道:“臣看过地图,从撒马尔罕至亦力把里比从中原至亦力把里要近许多,敌军地利胜于大明,帖木儿又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威望甚高,何况他未必只出兵三十万。所以在臣看来,至少要出兵五十万。”

    “不过。”他又有些担忧的说道:“臣曾经在陕西带兵扑灭反贼,知晓西北苦寒,恐怕难以承担得起五十万大军的补给。”

    “这不必担心。”允熥自信地笑道:“朕从三年多前就开始在西北布局,已经囤积了大量粮食,在西安、兰州、甘州等地都修建了粮仓,足以担负几十万大军的开销。朕又派人修建有轨马车,现在已经从西安通到伊吾,使用有轨马车运送粮饷也十分方便。不必担心粮草。”

    允熥在猜到那个使者是来自撒马尔罕国后就为西北之战预备起来,将宫中最擅长修建有轨马车的人派了过去,还任命夏原吉、徐晖祖等人去西北,为此战做准备。所以现在粮草还算充足。

    当然,他并不知晓徐晖祖现在为专门在轨道沿线打劫钱粮的匪徒头疼。西北贫瘠,他们见到这些被押运的粮草都十分眼红,经常打劫。这些匪徒又大多是西番人或蒙古人,居无定所,想要剿灭很困难,即使剿灭一批也无济于事。着沿途驿站的驿丁看守更是扯淡。面对凶神恶煞的土匪,他们吃饱了撑的为保护这些粮草丢命。徐晖祖再严厉,也不能说他们看守不住粮草就掉脑袋。徐晖祖不得已,只能每次都将许多马车集合起来,其中部分马车上安排将士护卫。但即使如此,偶尔也有粮食被抢走。

    “既然粮草充足,那此事就容易多了。”耿炳文说道:“出动中原卫所兵四十万,再征召西北的西番人及蒙古人,一共五十万大军出征亦力把里,与撒马尔罕国的将士开仗。”

    众人都觉得这个数量已经不少了,但允熥思量过后却说道:“五十万是不是有些少?还是出兵六十万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