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家里面的农田都快旱死了



    对于赵川提出转文科班的事情,堂叔赵斌的重视程度超乎赵川的想象。

    就算下了早自习课结束了,他也没有放赵川回教室,而是开始跟他老子赵海打电话。

    赵海现在还是白湖农场下面一个分场场长,正股级干部,已经不需要像青年那会天天在橡胶林待着了,还有自己的办公室,怎么说大小也都是一个领导了。

    所以找到赵海相当容易。

    八点没到,不过赵场长已经办公室上班了,所以赵斌一个电话过去,赵场长的电话就接通了。

    然后就是两个长辈的谈话。

    赵川提出转班之前,并没有跟他老子通气,所以接到赵斌的电话还是有些愣住。

    但是赵场长对于教育儿子是没啥信心。

    同时,也充分尊重的赵斌这个堂弟的意见。

    反正这兄弟俩在电话里面谈了快半个小时,得出的结论就是尊重赵斌的意见。

    而赵斌也没法做主,他也只能够尊重赵川本人的意见。

    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尊重赵川的意见。

    所以当赵斌把电话递给赵川,让他跟他老子通话的时候,赵川并不太意外。

    对于父亲的意见,赵川摸的很透,赵场长心中对于他,充满了愧疚。

    基本上对于他的人生干涉很少。

    只要不是违背原则以及底线的问题,赵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会因为他当年读了理科就让赵川继续读理科。

    就算赵川当年选择理科,也不是他的建议,而是赵川自己选的。

    他选择的理科的理由其实很荒诞,并不是本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心理,完全就是因为高一文理科分班的时候,班上大部分人都选择理科了。

    确切的来说,班上全部男生都选择理科了。

    选择文科的只有妹子。

    赵川的内心无比希望选择文科,但又生怕别人笑话他,又因为赵斌推荐他学习离开,而二叔家的堂哥也推荐他学习理科,所以赵川也就顺理成章的选择理科了。

    然后之后的很多人,包括上了大学,他一直都有遗憾,当年选择文科就好了。

    当然,他读理科成绩那么垃圾,除了不感兴趣之外,不愿意学习才是根本,但人就是这样,总是习惯性给自己的惰性找借口。

    没读文科也成为赵川高中四年唯一可以拿过来麻痹自己的借口。

    实际上,他心里也明白,当年他的状态就算读了文科其实也是一个渣渣。

    但心中有这样一个遗憾,重活一次,赵川觉得就应该尝试一下。

    赵场长不干预他,赵斌就算他堂叔,关于他人生重大决定,也不敢帮他做。

    要知道他老子赵海都只能够把摊子推到他的身上了,他哪里还强制性的要赵川继续读理科。

    电话里面,传来赵场长熟悉的声音,不严肃有些轻柔,而且说的还是普通话而不是宁江本地话,“儿子,你要读文科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不然我也敢随便跟三叔随便提起。”赵川说道,“不过爸,昨天出了事情,所以没有来得及给你打电话,对不起啊,还有这件事情你帮我跟我妈说一下。”

    三叔是就是班主任赵斌,在家里排行老三,赵川习惯性喊他三叔,而不是班主任更不是赵老师。

    “那你跟爷爷说一下吧,看一下他有什么想法,虽然你爷爷应该不反对,但这种事情还是跟他说一下,你吴老师这边,我会帮你搞定。”赵场长本地腔不算太严重的普通话再度响起来。

    赵川嗯了一声,然后又是一大帮叮嘱,再让把他电话还给赵斌。

    赵川家里,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肯定是爷爷赵光耀。

    老爷子现在还是赵家村小学校长,还没有退休。

    老爷子十五岁结婚,然后上的中学,五十年代高中毕业,因为家庭困难,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支持弟弟,也就是堂叔赵斌的父亲赵斌的三爷爷上学,所以最终没有机会读大学,甚至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就回家务农,最终还是在老爷子当年的班主任安排之下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