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雄关雁门(上)二更



    ???卷词——

    秋瑟西风叶草残,胡歌铁马度青山。可叹田粟成草谷,苦难言。

    茅舍瓮清无粒米,朱门莺舞趁丝弦。多少怅惆何限恨,剑光寒。

    “天下九塞,雁门为。”

    雁门关,位于山西承宣布政司代州西北四十余里。雄关依山傍险,巍然高踞雁门山。雁门山又称勾注山,山势巍峨险峻,山脊长城,状若长龙蜿蜒。

    盖因永乐皇帝登基后定都顺天府,毗邻边塞鞑靼胡虏,遂建立边关卫所四十余个,雁门关处设有雁门所,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外三关。

    它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

    雁门关乃军事要冲之地,战时“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平时又是“商埠经济多门路,财源如水流代州。”是以,明廷再此设立了千卫所,扼守要隘。

    这一日天色阴沉,乌云如墨,压得极低,关上的城楼楼顶似乎直欲戳破天幕,空中弥漫着沉闷的热浪,这是难得一遇的秋老虎,看这架势,便有一场好雨要淋漓而下。

    城关外,骡马挑夫,贩夫走卒排的长长的队伍准备入关。不少人汗流浃背,富商巨贾手摇折扇,自有家仆递上水酒一解清凉,挑担的小贩大骂道:“贼老天,这是弄啥咧,便是个三伏天也没有这般热的慌。”他从挑子里拿出一块粗布,擦了擦脸上的汗渍,顿时便是灰一道花一道,原来这一张脸上早已被一路的沙尘覆盖。

    便是这时,身后一个清朗地声音笑着说道:“这位大哥,看你热得慌,若是不嫌弃,在下这水袋里还有些清水,便与你解解渴!”

    那小贩回头看去,见身后站着两人,各自牵着马。年长一些的大约二十六七岁,穿着白色的道服,向他点头一笑。年轻一些的看年岁不到十八,穿着一身蓝色的丝绸直裰,手中拿着一个牛皮水袋,正递给他!

    那小贩一见两人穿着,便知不是寻常人家,连忙“哎呦”一声:“多谢两位公子美意,小人这泥腿子一个,便不糟蹋公子的清水了,多谢多谢!”说完连忙转身,不再言语。

    那年轻人颇为尴尬,看向白衣人苦笑道:“大哥,小弟有这么让人害怕吗?”

    那白衣人无声笑了笑:“好了,他不要,为兄倒是有些口渴,可否厚颜向贤弟讨一袋甘泉。”

    两人都是哈哈一笑。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一路从顺天府赶过来陈一凡与佟鲲蔚。

    两人离京时,兵部尚书邝埜告知二人,如今兵部右侍郎兼河南、山西两省巡抚于谦如今便在山西承宣布政司府衙公办,是以两人从大同过怀仁,到山阴,直到今日下午才到了雁门关外。

    佟鲲蔚向前望去,见还有几十人等待入关,关上旌旗低垂,有全身武装的兵将严阵以待,不禁说道:“大哥,这雁门关外尚有不少卫所作为屏障,何以如此严阵以待!”

    陈一凡叹道:“这怕是前几日老国公与邝大人等拟定的治军方略,我倒是听老国公说了几句。”

    便在这时,突然一阵风无端吹来,热得慌的众人顿时觉得一阵清凉透体而过,有那不自禁的竟是叫了出来。“扑啦啦”,城头上旌旗烈烈作响。

    佟鲲蔚赞道:“好一座雄关!”

    “是啊,这漫道险关如虎踞龙盘,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站立城头,挥斥方遒,保我汉室黎民苍生。“陈一凡向远处望去,就见正有一只苍鹰盘旋在城头之上,似是在寻觅吃食。

    “椎牛飨壮士,拔距养奇材。虏帐方惊避,秦金已闇来。旌旗移幕府,荆棘蔓丛台。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先贤英烈虽去,风骨却如这雄关,长留人间,勾人追思。”

    佟鲲蔚思索片刻:“大哥,我有些记不清了,这词似乎是写赵国大将军李牧的,嗯,似乎是东坡先生所写!”

    陈一凡笑道:“难得三弟也有不知道的,这可不是东坡先生写的,是北宋龙图阁大学士涑水先生感怀李将军所写。为兄听师傅吟诵过几次,这才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