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10年-第2/3页





    “嗯”李姜氏看着自个女儿那双明媚的丹凤眼几秒,道“你这丫头,是不是真是这样?不管怎么说了,人家宝莲是城里数一数二的绣娘之女,那针法可是你一两是能追上的?你若能用心好好练我就安心了。不说和宝莲相比,能拿得出手见人便行。”

    “嗯,知道了”秋宁挽着母亲的手,心里暖暖的。虽说穿越不是件多开心的事,可是能生长在一个小康之家,父母还我自已现代的父母长的一模一样,仔细想想,这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十年了,秋宁怎么想也想不懂自个是怎么穿回这个朝代的,也不知为何要让自已这样一个平凡女子回到这里再生。可是,看着同现代一样疼爱了解自已的父母,可爱的弟弟,秋宁早已暗下决心要在这里努力,认真的奋斗下去。

    三月的春风还带着寒意,原本阴阴的天空忽然飘起了丝丝小雨。秋宁坐在自已屋内,开着两扇门,兀自对于绣架奋战。

    “唉,我的眼睛不会看书看坏,只会绣花绣坏。”秋宁抬起酸涩的脖子,暗自腹诽。

    一转眼,已经十年了。

    秋宁穿过来时才是个五岁的小娃,正被一场高烧兼水痘折磨,后来听母亲说当时烧了差不多五日,一个五岁的孩子原本嬴弱。这一病眼看着气息恹恹,药石无医了。娘亲在床边守了五日五夜,背地里眼泪不知流了多少。眼看无法,只能盼着孩子去了也罢,起码少受些活罪。直到隔离关大娘来说,城外三清山上有位道长,颇懂是黄岐之术,且有神功在身。说不定能救得了秋宁,起死回生。只是这道长长年在山上圣昭君观内清修,从不轻易下山。李淳救女心切,即时带着干粮和家仆李吉上了山,也是缘份使然,竟在半山亭内就遇见了道长,一行人下山后,一壶圣昭君观内圣水,几贴灵药下去,高热竟就退了,醒来后便是穿越而来的另一个秋宁了。

    从此以后,左邻右舍都说,李家前世必是积福之家,这小女娃原是难逃个死字了,竟得仙人相救,病好后更是聪颖乖巧。且言在高热昏迷之时,去了一片竹林仙地,一位白袍老人说她是前世之因方遭今世之苦,必有高人相救。但得救后需笃信道教,多行善事,广积福德,十八岁后方可论婚嫁,二十岁放得嫁人。这听说的那个不是又赞又叹,赞的是道长神功医术了得,叹的是李家这女娃长得一付好皮相却得变成了老姑娘才能嫁人。说话的,二十岁的老姑娘,且是出生匠人之家,别家儿子好的早挑了媳妇了,哪还会有好人家能嫁的?

    别人觉得可怜,秋宁心中却舒坦开心。梦中遇仙,不过是她编的在话。古人最信神佛之事,要忽悠他们,这个是最灵。要不,怎的每个帝王将相都神乎其神地说自个出生时有异象,老百姓还都很信。

    楚国女子十四岁便得定亲,十六岁前就会嫁人。虽然,能将这早婚现象解释为古时生活医疗条件恶劣,因此古人普遍早衰,寿命也短。可做为一个灵魂来自现代的人,秋宁可不想十五岁便结婚,然后生孩子。在这医疗水平落后的古代,万一得了难产,那可死得太惨了。秋宁一想起这个浑身就发冷。能混多久混多久,打死也不能在二十岁前嫁人。实在不行,就出家。秋宁握紧小拳头在司天昭圣仙人神相前两眼灼灼,旁人经过看到的都说,这女娃果然是与仙家有缘,瞻仰仙人神相时多虔诚啊。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月色掩映下的西州城点点灯火,一曲悠远清亮的笛音从李家院内飘出。秋宁端坐银灯下,全神关注于嘴边的竹笛。

    碧水无涟,白沙堤旁,杏花如雪

    一曲终了

    “嗯”坐在一旁榻上的李淳道“宁儿的意境是有了,只是还有几个音调不准,还得练习。知道吗?”

    “女儿知道了”秋宁点点应道

    “弟弟觉得怎样?”秋宁凤眼清灵,笑着问偎在母亲身边的李恒。

    “好听,只是听得多了,耳朵快起茧子了。”

    “哈哈”一家四口听着都笑了起来

    “即如此,你上次不是也知爹爹学了牧童吹笛吗?”秋宁笑着将笛往弟弟身前送,道“不如现在吹给我们听听,姐姐也来点评点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