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汇报疏散



      第八十二章汇报疏散

      五十三军在固若金汤的赵口一筹莫展,可是按照蒋介石委员长下发的计划书,部队要在相隔40米处分别挖掘两处决堤口门,一旦两处豁口掘开后,中间的大堤将被水流冲走,这样赵口才算是真正的决堤。

      计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赵口大堤宽约30米,顶部距水面高约10米。部队在堤顶开挖的口门宽度有10米,这就导致越往下挖越窄,挖到接近水面时,口门宽度居然只剩不到1米了,人转身都已困难重重,施工更是难比登天。

      虽然如此,执行任务的第五十三军也没有松懈,照这功夫下去,用不了多久,黄河保准得溃堤。他们这些挖掘的人心里也是有笔帐的,为什么蒋介石委员长一下通知,立马后退开挖,还不是不想上战场,宁愿挖大堤!

      回过身,咱们再看席伏坝的众人。

      吴炎、吴林二人虽然得知了这一惊天噩耗,不过,吴林觉得挖河堤绝不会是分分钟的事情,最起码还有三天的时间,于是二人再度商量对策,准备双管齐下,尽量减少伤亡。

      吴炎一开始确实以为这是吴林设的局,但是束国方解释之后,再细想想吴林肯在这场仗里代替他的军队正面迎敌,确实不太可能用自己的军队做赌注,这才愿意再商国事。

      吴林是放心吴炎的,本着之间的神密关系暂且不提,这一仗确实让吴林放心了不少,吴炎虽然是共军,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没有丝毫的犹豫,虽然这一仗二人都留有自己的余地,不过这件事情也很正常,起码没有故意拖延战机害他的部下送命。

      想到此,吴林立马决定动身前往武汉,希望能赶在赵口被挖穿之前,能让蒋介石委员长打消这个一看就是没事找事的念头,而与此同时,吴炎将临时带领吴林以及自己的军队,着手百姓的疏散,万一赵口提前挖穿,能少伤亡一条人民便就是一件功德。

      赵口被挖穿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的疏散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另外,何凤丽的情报小组也得到新的线报,说是由于小牧阳太席伏坝的惨败,日军的进攻会被拖延并拉长战线,不过,侦查员表示拖延时间并不确定,最后恐怕日军不是围攻开封就是拿下中牟。

      事态如此紧急,吴炎安排的疏散却只有刚开始还稍有成效,随着留下的人越来越少,问题也就出现了,疏散停滞毫无进展。你问我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去逃命,因为他们以中国人向来有安土重迁的美德为由,坚决不离开故土,同时也有一些百姓表示,黄河水患都已经是传说,早已是不存在的事情,至少,只有老一辈才或多或少听闻了一些,勿论别的,这阵子正是黄河的干涸期,即便黄河决堤,他们觉得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害。

      皇上不急太监急,吴炎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用尽各种办法劝这些人暂且离开避上一避,后来更是将此事向上汇报,可是,上方并无人在意此事。毕竟,从线报到现在已实实在在的过去了三天,而赵口的决堤似乎仍不见什么成效,根本没有再挖入一尺。

      吴炎得到的消息也是类似的,还在那里监视的樊宸麟传回电报说:“国军的工兵们带来了*,期望对豁口底部进行爆破。可是*能炸开大堤内侧的斜面石基,却对松软的黄河沙土无可奈何,就像一记重拳击到了棉花套上,根本没有什么效果。好不容易黄河边上有水能够流出来了,一阵冲刷之下,豁口两侧的泥土流下掉落,又把出口给堵住了,让河水冲刷开两道口门间的40米大堤更是彻底没有指望了。”

      但是,国军并没有放弃挖掘,潜在的危险还是有的,加之吴林并未传回任何消息,这更让吴炎心中惶惶,为保证军队没有白白牺牲,将大军也转移回驼岭山地势较高的山上,一同转移的村民提供食物,刘婶他们的后勤统一安排,保证避难的有序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