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7章 亡羊补牢-第2/3页





        纵观华夏凡尘的战争史,每一次的统一,几乎都是从北往南打的。

        但凡是从南往北打的,并且一统山河的,只出现过一次。

        那就是很久以前的朱家王朝。

        洛阳城地处中土北部,那是兵家必争之地,被很多人誉为得洛阳者,得天下。

        究其原因,其一,洛阳的地理位置很好,卡在长安与燕京咽喉。

        其二,洛阳位于中原之地,控制洛阳,就等于是控制了天下一半的粮仓。

        其三,中原之地千里平原,由于土地肥沃,导致这里人口很多。

        穷是穷了点,架不住人多。

        不像八大古城中的金陵,地利位置是不错,但风水不好,脂粉气比较重,但凡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是半壁江山。

        就连唯一一次从南往北打的成功人士老朱家,也不例外。

        这是大半年来,洛阳是叶小川与元小楼进的最大的一座城。

        昨天晚上进城比较晚,天都黑了,也没细看,上午从客栈出来,走在宽阔的洛阳街道上,叶小川与元小楼这才发现,这座雄城,绝对不是以前经过的那些小城镇可以相比的。

        任何时代,都存在一群有特权的人。

        商贾巨富,达官勋贵。

        洛阳城中的勋贵,是仅次于京城的。

        其他城池里都见不到几个年轻男人,可是在洛阳城,却有不少。

        都有怕死的。

        尤其是有钱人,更怕死。

        朝廷规定,十四岁到四十岁的身体健的男丁,都要参军服徭役。

        只有读书人,以及和主家签署了劳务契约的伙计,可以免除兵役与徭役。

        如今人间很多家庭,不光是独子上战场,连父亲也得上。

        甚至出现杨三郎那种满门忠烈,父子四人齐上战场的局面。

        可是总有些怕死的人群,他们以贵族自居,享受着贵族赋予他们的特权。

        洛阳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身穿华丽衣裳的年轻男子,摇着折扇,戴着佩玉,腰间挂着的长剑用来装饰的用途比杀人的用途更大。

        在头上插一根象牙簪子,或者碧玉簪子,梳了一个书生的发髻,就自诩读书人。

        如此就可以免除兵役与徭役。

        他们确实能识文断字,但是真实身份多是贵族或者有钱人家的纨绔公子哥。

        如今洛阳城中贫民男子壮丁几乎都走了,城中年轻姑娘到处都是,这可大大便宜了这些留守在城中的那些纨绔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