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4.旧日光阴(56)三合一



    旧日光阴(56)

    技校那点事,在四爷看来是不可避免,  但也没有什么大影响的事。

    至少对于他要做的事,  暂时是没有影响的。

    等到七月一日,  第一台拖拉机从生产线上下来,披红挂彩给上面报喜的时候,  这才真的觉得可以放松放松了。

    在整个攻坚小姐里,他还是那种能晚上回家,偶尔回来吃饭的那种。可其他大部分工人为了完成这个攻坚战,  已经持续在车间了呆了一个来月了。

    车间里,  一直有人奋战。值班室里,  永远有疲累不堪只合衣躺在地上打盹的工人。

    所有人的信念都非常朴素,就是要在d的生日这一天,献上一份厚礼。

    厂里四处招展的红旗,  鞭炮声锣鼓声和人群欢笑与鼓掌的声音,一幕幕的从眼前过的时候,林雨桐有了一种想要流泪的冲动。

    这种情绪许是会传染的。

    跟林雨桐一样红了眼眶的又何止一人?

    在一片荒山荒沟上建起一座厂,  把矿石变成钢材再变成各种设备武器农机,这得付出多少,只有经历过的人知道。

    而为之奋斗不息的动力,不是能获得多少物质奖励,  不是能得到多少奖金,他们只是真觉得国家需要。如果这种努力,  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能证明是有意义的,  能得到也一次口头褒奖,那么,他们就觉得这是能自傲一辈子,等老了能在儿孙面前炫耀的事。

    事实上,这个攻坚小组,确实是被表彰了。

    刊登在报纸上,然后报纸张贴在厂里最醒目的报刊栏上。紧跟着,就是下达生产任务,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车间需要全负荷的运转,才能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而人事处,需要做的就是把每一个为之努力过的工人的档案拿出来,重重的给记上这一笔。

    接下来是表彰大会,各种的表彰大会,披红戴花,用他们的话说,一辈子都没这么荣耀过。

    而另一边呢?四爷并没有停下脚步,有了拖拉机不算,这只能说有了运输能力。我们还得将配套的犁地机耙地机旋耕机等等的都得给配套出来。这些东西都是作为附件,可以以拖拉机带动来工作的。生产不难,但想要耐用,关键在于犁片耙片的质量。钢材不好,耕地百十来亩就磨损的不能用,需要不停的替换,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生产出不同的钢材型号,然后同等条件下,去实验它。

    自家的农场都不够用了,还得联系其他农场,将实验给完成,要收集到更为详实的数据。

    另一边,什么大小型收割机,播种机,农药喷洒机,脱籽机,都已经开始启动。

    要是能做出联合收割机,那就更好了。

    为了解决水利供给不到的地方用水问题,厂里又抽调人员,研打井设备。

    以往打井,都是人力。其实机器打井,没那么麻烦。关键是得有这种设备。

    所以,在一个个的计划往下下之后,大家才恍然,原来我们还有这么多工作要做的。

    不光是后续的,就是现有的拖拉机,也是需要不断的改良的。更有不同的地况需要不同的机器,东北大机器能转的开,可有些地方,却需要小型的设备好调头。

    计寒梅都提意见了:不能只埋头干活,还要注意职工的业余生活。

    业余生活,四爷也很重视。

    他就说:我跟上面申请了电影放映机,快到了。以后每天晚上,都放电影,谁愿意去看,就去看。如今只能先是露天放映,咱们的文化宫还没建起来

    露天的多好啊!

    咱们这么多职工和家属,得多大的文化宫才能放的下这么多人。

    就露天的!

    只要天气允许,就可以放映嘛。

    可这放映机要回来了,谁会用?谁来当这个放映员?

    其实这又不是高科技,摸索摸索就会了。可要是万一哪里弄错了,给折腾坏了呢?

    偌大一个厂子,竟是没有一个放映员。

    这又专门选了人,送到人家省城的电影院,给人家当学徒,先学一个月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