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十二节



    井边一场打斗

    我是很少在家吃晚饭的,今天,我在家刚放下碗筷,我就听到好像有人在找我。他们没有露面,只是给了我一个信号。有人对着窗户两长一短的呼啸,我就知道是谁在招呼。我进自己的房间坐了两分钟,斜过门缝看了一下奶奶的动静,再悄悄晃过门墙往水井方向踱过去。我知道是红楼那帮小子在召集帮手,只是还不知道他们要去干嘛。可我刚走到水井边就听到了哭泣声和喝骂声,我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像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魏矮子又在发酒疯了。他不是酒疯一次两次,而是几乎天天如此,隔三差五就要把家里所有的人大打一个遍,左右邻里所有人都烦透了他。可怜的是他那两个绿豆芽般孱弱兮兮的女儿,可能是街道居委会出面只解决他们夫妻之间的事,孩子们的什么事就好像没有人管了。

    魏矮子是远城区搬运公司的正式职工,下岗以后无职业了一段时间就染上了酗酒的毛病。经街道居委会介绍给他弄了一个拉板车的活,后来又回到搬运公司做了职业板车工。虽然辛苦,收入还说得过去,但他生性懒散,出工无常,家里经常维持得有上顿没下顿,却渐渐地把气全散在了他老婆身上。生了两个女儿之后,他就整天埋怨他老婆给他弄来两个赔钱货,一家子就经常被他搅成一锅杂汤面。搬运公司核查到了他超生又把他赶出公司,街道居委会还追着要罚他的款。

    于是他就整天失魂落魄地这里拉点东西又去那里搬些货什么的,把自己整得跟只黑猩猩似的。以至于他后来干脆专门给人家拉煤,给各家各户运送蜂窝煤球,把整个家里家外弄得就像煤矿采煤工作面似的,一家大小就一个个自然成了黑魆魆挖私窑的煤矿工人。他老婆呢,好像来自农村一个很偏僻的山旮旯里,加上脑筋有点问题,总是不怎么灵光,可能成了招他烦的主要原因。因为老婆抄持家务总是丢三落四,他干脆把老婆也带上,帮他推板车上坡什么的。

    他这么做的效果还算不错,只是那孩子就成了家中垃圾堆里两只可怜的老鼠没人照管。为此,我们可没少给他找麻烦。为了让他的女儿的日子好过一点,我们是经常性地对他拳脚相加,只是希望能给他一点教训。问题是,他几乎天天都喝得酩酊大醉,而酒一醒他又什么也不记得了,我们只好继续接着教训他。

    唉,这叫个什么事呀!这种厌恶的情绪,随着我们的一点点长大,也一点点变得更加强烈。教训得多了,他好像终于学乖了。可他乖得就像鬼子调教出来的翻译官,每每一见到我们就不住地点头哈腰。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无形之中他好像在说,我们是无恶不作的小鬼子!他却把这种习惯情绪,继而渲染发展成为一种哲学,见了所有的街坊邻居全都一一点头哈腰,还附加上一种爽朗的笑声。久而久之,他这种突发式的哲学飞跃也就慢慢有了效果。

    因为街坊邻居们渐渐习惯了他这种送上门的廉价的高贵尊严,一一对他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但凡有一点点小事小物都愿意找他帮忙,那些烧煤炉子的人家也全都要买他送的蜂窝煤。这原本是件好事,但他那过于夸张的情绪,把我们这些整治过他的孩子们,糊弄得一愣一愣的全傻了,让我们一个个不由得不暗生警惕。他孜然怡得地乐得整天把自己装扮成豪爽大方乐乐呵呵的样子,一会答应这家马上到,一会儿应承那一家明天下午一准送到。

    他也真能说到做到,不管刮风下雨,他应承了的他一定兑现,这样,她的生意也就慢慢好了起来。只是留下他的两个女儿没人照看呀,因而大一点的花花带着小一点的花花,在家天上地下胡乱涂鸦,时不时地还会背着小花花去窗户底下,居然偷偷地跟着我们一起学文化。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之后,都去做魏矮子的思想工作,把花花们全都弄进了学校,学杂费则可以慢慢商量。只是花花们总被人欺负,因而红楼的歌们群起围之殴之护之,于是花花们便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