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爱新觉罗.褚英-第2/3页





    "四大贝勒"即努尔哈赤四个子侄:建州没有立嫡以长的传统,诸弟们不满于褚英当嗣子、主国政的地位。但他们如果直接上告对长兄的不满,似有争嗣之嫌,于是决计同"五大臣"联合,倾轧褚英。 "五大臣"早年便追随努尔哈赤,威望高,权势重,历战阵,建殊勋,攻克图伦城时褚英尚在襁褓之中。五大臣也不满于褚英专军机、裁政事的地位,力求同"四贝勒"结合,共同扳倒褚英。"五大臣"首告嗣储褚英,似有贰心之嫌。

    从褚英方面来说,他对"五大臣"这样建州的"柱石"和"元勋",缺乏谦恭的态度;对诸弟又没有笼络的智术,而是想趁父汗努尔哈赤在世时,逐渐削夺他们的财富和权力,以便巩固自己的储位。这样的做法使"四贝勒"与"五大臣"人人自危,更促进了他们的联合。由是,褚英陷于孤立。双方矛盾的逐渐明朗化和日渐激化,使努尔哈赤不得不在长子褚英和"四贝勒"、"五大臣"之间作一个抉择。他反复权衡,最终决定疏远褚英。尔后两次进攻乌拉,努尔哈赤都没有派褚英出征,而让他在家留守。褚英非但没有从中汲取教训,反躬自省,暗自韬晦。相反"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诉",于是获"咀呪"之罪。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效法当年惩治的舒尔哈齐的办法,又命将长子褚英幽禁在高墙之中。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他们控告褚英的"罪状"是:第一,褚英挑拨离间,使"四贝勒"、"五大臣"彼此不和;第二,声称要索取诸弟贝勒的财物、马匹,引起诸弟不满;第三,曾言:"我即位后,将诛杀与我为恶的诸弟、诸大臣。"

    不久,褚英的上述言行被告发,努尔哈赤深知褚英弊病,但也想给儿子一个检讨自己、痛思悔过的机会,就招褚英,让其看"四贝勒"、"五大臣"告发他的文书,只要他承认自己狭隘、专横、偏私的错误,或许仍会得到父汗的宽恕和一如既往的扶植。可是褚英仍固守己见,不思悔改。于是,努尔哈赤开始逐渐削弱了褚英的权势,明确表现出对他的不信任。如此更加激发了褚英的极大不满。至此,褚英从被立储君到他最后失去执政权力,仅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褚英开始敌对父王,结交党羽,伺机报复。当父亲出兵在外的时候,褚英出谋,写诅咒对天地焚烧。还扬言:希望出征之师被击败,"若被击败,我将不使被击败的父亲及弟弟们入城。"

    努尔哈赤听闻此事之后,非常生气,盛怒之下命将长子褚英幽禁在高墙之中。被压两年之后,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褚英被努尔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处死,年仅36岁。

    褚英十九岁就开始带兵打仗。《清太祖实录》记载: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褚英率兵征东海女真安楚拉库路,收取20多个屯寨的部民而回,被赐号"洪巴图鲁"(汉语意为"旺盛的英雄")。褚英真正崭露头角是因为他在乌碣岩之战中的出色表现,通过这次大战,他受到父亲努尔哈赤的重视。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努尔哈赤褚英护送新归附的部众回建州。在归路上,乌拉部贝勒布占泰派大将博克多率一万兵马横行拦截。双方在图们江畔的乌碣岩(今朝鲜钟城境内)进行了一场大战。乌碣岩大战不仅大大地削弱了乌拉部的力量,而且打通了建州通向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通道。

    褚英系太祖与第一位嫡福晋即元妃佟佳氏诞育之长子,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步入中年的褚英以嫡长子身份,凭借多年出征所立之战功,一度被立为早期女真(满)族政权的第一位汗位继承人。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显赫一时的汗位继承人很快就失去了代父执掌国政之权,以悲惨的结局告别了人世,令人侧目。

    #褚英死因之谜:《无圈点老档》中对褚英之死作了记载,从而解开了褚英死因之谜:聪睿恭敬汗以其长子阿尔哈图图们,心术不善,不认己错,深恐日后败坏治生之道,故令将其囚居于高墙内。经过二年多之深思,虑及长子若生存,必会败坏国家。倘怜惜一子,则将危及众子侄、诸大臣和国民。遂于乙卯年聪睿恭敬汗五十七岁,长子三十六岁,八月二十二日,始下决断,处死长子。上面引文,自"经过"以下,至"长子"以上,在《无圈点老档》中被圈画删掉,为《无圈点老档》乾隆朝各种重钞本所讳阙。现看到《无圈点老档》六种钞本--《无圈点字档》(草本)和《加圈点字档》(草本)、《无圈点字档》(内阁本)和《加圈点字档》(内阁本)、《无圈点字档》(崇谟阁本)和《加圈点字档》(崇谟阁本)都没有记载上述文字。乾隆皇帝在命臣工重钞《无圈点老档》时,谕旨圈画删掉努尔哈赤命杀死长子褚英这段重要史料,是为亲者、尊者、贵者、贤者讳,不让创建龙兴大业的清太祖,留下残暴的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