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钦点知县



    赵子龙公子说:“父亲虽然过去屡试不第,但是现如今高高地中了进士,虽然是榜尾,等到将来殿试的时候,虽然不太可能中个状元,只要能够中个第三名做个探花也好。”赵老爷一笑置之。赵子龙公子开始写拜帖了。赵老爷看见夫人都顾不上吃早饭,就说:“夫人不必着急,今天没有事情,还有一天的功夫呢,我下午再进城也不晚,等吃完了早饭,在收拾行李也不算晚。”说完,自己先吃完早饭,又梳洗完毕,穿好了衣服。再摆上了香案,在天地神明面前烧香叩头,又到附近的寺庙和赵家祠堂上了香。

    赵老爷一边准备了自己一些平时用的东西,就催促着家里人准备中午饭,在吃中午饭的时候,赵子龙公子说:“父亲虽然屡试不第,但是现如今高高地中了进士,虽然是榜尾,等到将来殿试的时候,虽然不太可能中个状元,但是能够中个第三名做个探花也好。”赵老爷笑着说:“你又说笑话了。那些个状元、榜眼、探花都是些前朝的事情。现在是清朝,满人的朝廷是没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分别的。更何况我已经年近五十岁了,还在乎这些虚名吗?那岂不成了笑话了?”赵子龙公子说:“就算得不到那些个状元、榜眼、探花,那翰林院总是能够得到的吧。”赵老爷回答说:“那也不是这样的,照理说,那想图虚名,在皇帝身边做事情的人,当然想在翰林院做事情。那些想在地方上面捞油水的人,自然想当个地方上的县令,那些有才华的,想干实实在在事情的人,就想到六部去做事情。至于我吗,我想说的是,我最怕当县令,因为只有秉公做事、拿出天地良心办公,才能够在心里面过得去。我只想做个秘书郎,安安心心地撰写公文稿子,然后下班回家,教儿子念书,等造就一个儿子出来,那也不算是虚度此生了。”

    赵子龙公子一听,就不吭声了,赵夫人听见了就说:“老爷你也想得太多了,我认为一个人只能够听天由命,老爷还是听候大清朝廷和吏部分配工作吧。”赵老爷说:“夫人这话倒也不假。”赵家一家人吃完了中饭,就有几个赵老爷平日里做家教的学生过来贺喜,一时之间,人来人往的,也就应酬了一番。时候已经不早了,送完了客人,赵老爷这才进了京城,到了家后,早就接到了吏部的录取通知书,告诉了赵老爷。这赵老爷一连几天,在京城里面奔走,一直到谢师谢恩等一些杂事办完了这才稍微安静些了。这五十岁的人了,也就在家里练起字来。

    一转眼之间到了殿试的日子,这位赵老爷的申论虽然不是写的语惊四座,但是也写的有些道理,一些人看了都说:“写得好。”到了皇宫大殿上轮到赵老爷的时候,太监阅读完赵老爷的简历后,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往下面一看,看他赵老爷一副稳重、大器晚成的样子,又面试了几道考题,赵老爷也回答得头头是道,于是爱新觉罗福临就在进士名单的赵志成的名字上面批注:“知县”两个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