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 缘起-第2/3页





    王华看到那妇人言真意切的,也不好意思拒绝,接了过去。“那我先谢过了。”

    喝完水,王华看到四周站在两家人,忙说。“你们也坐,别拘束,大家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就别客套了。”

    老者和妇人对着王华鞠了一躬后,才带着他们的家人坐了下来。

    “常老丈,大家闲着也是闲着,你说说以前的事情,可好?”王华想了想,提议说。他也想知道这个时代,国内是个什么情况,虽然他知道历史,但是历史怎么比得上活生生的生活。

    “那老朽就献丑了。”常老丈客气了一下,接着说。“怎么说呢,我还真是怀念在家乡的生活,虽然清苦,虽然受到压迫,但是比起这里来是一个天一个地,简直无法比较。”

    “哦,老丈在家乡是做什么的?”王华有兴趣地问。虽然他知道常老丈现在是一个厨师,但是,他还是很好奇,以前在中国的时候也是厨师吗。

    “我在家乡是帮助一个官宦之家做管家!”常老丈说起这个,还是有些得意。因为,代表着他从前显赫的身份。

    “哦,居然是管家。”王华吃惊地说。“那你怎么会跑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说起来惭愧,因为,这家的小姐和我日久生情,为了逃避她父亲的追杀,我们被迫逃亡,所以,就被人骗到了这里。”

    “原来如此,看不出老丈还真有点故事!”王华笑笑说。“那刘姨,你呢,你是怎么到这里的?”

    刘姨见王华问到自己,忙回答。“还不是那个死鬼,他杀了欺负我们家的人,我们也被迫逃亡,听说这边能够过上好日子,也糊里糊涂的上了船。谁知道到了这里,才知道是这么一个鬼地方。我们什么也没有了,也回不去了,只好在这里安顿下来。可怜,我的手艺也无法施展,只好这样艰难的生活着。”

    “刘姨会什么手艺?”

    “我母亲会养蚕织布。”刘姨身旁的女儿这个时候出声道。

    “啊,你居然会织布?”王华的眼睛瞪得老大老大。他想不出,居然这里的华人个个都是人才,都有那么一手绝活,果然是民间有高手啊。

    “是啊。”刘姨意外王华的表现,但是看得出,王华很在意。“在家乡,基本上每个农妇都会这些,可惜的是,这里一无棉花,二无桑树,三无蚕蛹。”

    “这个你放心,以后保证一切都会有的。”听到了刘姨的话,王华立即保证,他现在甚至幻想着早日穿上那些舒服的衣物,彻底告别这种野人般的生活。因为蚕、棉花和桑树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都可以存活,而他们只要再往北发展下去,就可以有这样的条件拥有这些。

    “那妾身就先谢过王市长了。”刘姨高兴地对着王华作揖。

    “别客气,别客气,这是我自己应该做的。”王华忙说。“对了,老丈,你们都是从哪里上岸的,然后又是怎么到达这里的?”王华想到了这个问题,就直接问。

    常老丈想了想,说:“我们好像是先是到达一个岛屿,然后那里有好多人,好多红头发的洋鬼子,接着,又继续坐船,穿过很多的港湾峡谷,到达了一个叫什么来着的地方?”

    “好像叫爱神港什么的!”常老丈的孙子不确定的补充。

    “哀声,爱神港,艾森港!”王华嘴里念叨着,脑子里快速的搜寻着,突然就想到了这个名字。

    “对,对,对,就是艾森港!”常老丈的孙子肯定地说。

    艾森港,是后世中智利南部的一个海港城市,位于艾森峡湾湾顶,在南纬45度附近。畜牧业和木材业发达,并同时有木材加工、制革等工业,岛屿错列交叉,周围多湖泊、温泉,也是一个旅游胜地。

    想不到在1800年的时候,这个艾森港就有人生活,而且明显是一个重镇。

    “那那里有多少人?”王华忙问。

    “很多很多人,比这里的人还多。”常老丈说。“具体的话,我孙子应该比我清楚一些。”

    “哦,怎么称呼你?你去过吗?”王华看向常老丈的孙子。

    “我叫常山。”常山恭敬的站起来,是一个年纪比王华还小的年轻人,估计也就二十出头。他接着说;“爷爷带我去过几次,所以,还算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