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考前准备-第2/3页





    “奶,你别看它沉。我爹能否吃上一口热食可都靠它了。”,李雁回笑眯眯的把油纸包往里面压,“考场上是有炭盆的,等我爹进去后,把这些东西掏出来,往这里倒上水,放上我做好的面片再放上肉粒萝卜条酱菜,然后放炭盆上这么一放……”

    李雁回做了一个放的动作。

    “您看着吧,保准我爹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面片汤。”

    李雁回回头对着李奶奶笑靥如花。

    “这个主意好!”,李奶奶一拍大腿,眼睛就是一亮。

    修竹每次县考回来都要大病一场,除了心病之外,未尝不是因为考棚里太冷了,着凉伤了身子之顾。如果能在考棚里吃上一口热食,那可是太好了。

    “我在给你煮个熟鸡蛋,扒好了皮,你放进去!”

    “好!”,李雁回狂点头。

    准备好了面片吃食,李雁回挽起袖子,再打算给李爹烙几个葱肉饼吃。如果不是有炭盆,李雁回可不敢给李爹做肉饼,那玩意不热的话,凉腻腻的可不好吃。但有了炭盆就不一样了,将黑陶罐上的盖子放炭盆里,然后将饼子放上去热热就可以吃了。

    姜、肉馅、盐搅伴均匀,切好大葱放进去,和面醒好,擀成大薄片,将拌好的肉馅抹在上面,从一头卷起,每间隔七八厘米用手指头压一下,分成小份,然后团成圆形,擀扁烙之。这是李雁回烙饼时最爱用的偷懒法子,虽然是偷懒,但是效果很好,省时省力,味道也不错。

    至少,李雁回的肉饼烙好之后,焦黄厚实,满院飘香。

    三个皮小子,早就在她下厨房的时候,就巴巴的等在门外了。

    给三个小子分了饼吃后,李雁回就将剩下的饼晾凉了,都用油纸包了放进了李爹的黑粗陶罐里了。将个不大的陶罐塞了个满满登登。

    文房四宝这种东西,李雁回就不碰了,都由李爹自己收拾整理。

    毕竟李爹都考过很多次了,整理这些东西都有经验了,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其实李雁回想给李爹带的东西很多。

    比如可以静气凝神的檀香荷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包、香丸、可以冲水喝的薄荷叶等等,但是,李奶奶说这些都不能带。因为,进考场前会检查得非常严,香丸会砸碎,李雁回做的这种双层繁复的荷包基本会扯烂,看里面有没有夹带。而薄荷叶喝水多了易出恭,李爹在考棚里虽然有带杯子,但几乎是不喝水的。

    李雁回还是第一次知道,古代科举进场前是这么严的,荷包如果是双层的都要扯烂?!那还是算了吧,这荷包拿出去卖还能卖上百十文钱呢,还是别拿出去让那些粗人祸害了。

    忙完了这些吃食,李雁回又去给李爹折腾多带几条汗巾子。擦桌、擦汗、擦手、做简易的过滤口罩,可都离不开它。棉球也准备了好几个。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银子。

    在考棚里,买炭盆要钱、买热水还要钱。

    这钱可是万万不能省的。

    李雁回洗干净了手,将准备好的黑粗陶罐封口,吊在地窖了锁上后,回到了她那儿屋儿。

    拿出钱袋,从里面抠出了几粒碎银子,想了想后,又一咬牙拿了一个一两的银子。原本荷包里还有几十两碎银子的,让她这一个半月不停的给李爹加餐进补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

    她现在手上的是仅剩下的四两七钱银子。

    李雁回给她爹拿了一两六钱的银子,又给添进去两百文的铜板,满当当、沉甸甸的装了一个单层蓝粗布荷包。

    钱快花光了,等李爹县考过去,她就得琢磨如何将那些益智类玩具卖掉换钱了。想必大伯父那头也等得急了。李雁回打算卖掉的钱,大头给大伯父,她拿小头。让她应付到李爹四月份的府试就好,给她腾点时间她好赚钱。

    李雁回折腾了三天。

    从吃的、喝的、用的,一直到钱财都准备好了。

    这期间,她又去了一次县里的药铺,买了几粒治伤寒的药丸子,又请药铺的师傅将买的给李爹缓解考场压力的药也制成了丸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