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运转



    次日一早,一夜没睡的陈健早早出现在城邑当中,带着黑衣卫跨过了那条意味着隔阂的内河,接管了码头仓库和各个作坊,作坊工放下了武器,安葬了暴乱中死亡的双方的人,全都按照夏城的葬礼隆重举行。

    生前他们彼此为敌,死后被葬在一起,合用一块墓地。

    葬礼后,陈健来到了冶炼作坊,看了看附近堆积的大量的农具,清点了一番,称赞道:“很好啊,这十几天的时间,你们需要分出一半的人来守卫自己,只用一半的人完成了正常的劳作,之前可没见你们这么卖力。”

    十几名累的眼睛浮肿的作坊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嗟接话道:“那是因为之前我们是为你们而劳作,而这十几天是为了我们自己,自然会快。”

    陈健笑道:“好了,我也没有指责你们,真心是在称赞你们。马上就要出征东夷了,冶炼司也只能留下一半的人。如今你们也是为自己劳作,我希望你们能够保持这种劳作的热情。这是值得奖励的,也是值得称赞的。”

    “你们没有砸毁作坊,你们遵守了之前咱们立下的规矩,其实你们心中只怕也舍不得你们亲手搭建劳作起来的作坊被毁掉。这种舍不得,便证明你们真的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国人了。”

    “记住,如今你们生产的每一件东西,都有一部分属于你们自己。你们现在流的汗,是为城邑流的,也就是为你们自己流的。”

    同样的类似的话,陈健花了两天时间个各个作坊司都说了一遍,并在随后提高了各个作坊每天劳作的最低工资。

    随后他又宣布了一件很大很大的事。

    第一届新国人议事会,将在明年一月份在夏城召开。除了需要指定的十三人外,剩下的人需要那些公士之上或者百姓们自行推选出他们最信任的人。

    国人议事会自然包括那些远在夏城的人,陈健是在告诉所有思恋夏城的国人在明年一月之前必然会回到夏城,算是一个承诺或是宣言。

    届时将会完善整个夏城体系的法律和规矩,以及制定下一年夏城体系的展规划。

    这件事的公布也算是从法理上正式承认作坊工国人地位的宣言,为之后的舆论宣传奠定了基础。

    名不正则言不顺,很多事没有这个基础说不清楚的。

    两天后,宣传机器开始运转,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战前宣传,也为了抹平之前暴乱带来的一些不算太严重的隔阂。

    嗟泽等作坊工的领袖人物和这群宣传者一起,前往了农庄和矿山,平息暴乱的同时,也大力宣传劳作即为自己的说法。

    之前空说毫无意义,如今变了一说就通,因为不需要欺骗,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同样是为了城邑而劳作,当他们不属于城邑的一部分时,那就是空话。

    到五月二十八日,之前内乱造成的疮痍已经不见踪影,那些新得到国人身份的作坊工爆出了让夏城国人难以想象的热忱,让人惊讶。

    作坊工们在复工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主动清理了街道上的胸墙和砖石,这在以前绝无可能。

    劳作热忱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也显而易见,陈健抽调了三分之一的作坊工参与军事训练,抽调了一千人转入军工作坊为战争做物资准备。

    即便这样,整个民用的作坊体系仍旧可以保持正常运转,简直骇人听闻。

    支撑这种奇迹出现的,只是七枚黄铜的劳动英雄勋章,八十二个公士身份,一篇赞扬新时代劳动者的课文,两幕以原本的作坊工为主角的戏剧,四种以提高了劳作效率的作坊工为名的新勋章,一幕动人的表彰大会。

    五月二十九日,军功赏罚的规章出台,写在木简上的制度由那些宣传者每天解读。

    同天下午,运输司集中了船只,将大量的军械物资和军粮运往下游,就是去年遭受了水灾的那个城邑。

    早在暴乱平息的第二天,榆钱儿便随两艘船东下,里面携带着大量的礼物。她要前往去年遭受水灾的那个城邑,拜会领,同时以东夷威胁为借口,租用姬松在那里建设了大半年的码头,并要求允许夏城军队在那驻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