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粟夏有限主权体系(十五)



    隆重的祭祀后,便是早已排练多时的请愿环节,东边城邑的人在祖先祭祀之前哭诉自己遭受的一切,感谢陈健和粟岳,并恳求众人去见证自己推选出的新首领,监督新首领的盟誓。

    如此哭诉之下,众位首领也都顺势答应,都知道如今帮了东边城邑,日后自己子嗣继承的时候自会有人帮,这个规矩一旦形成,为了自己的孩子谁都不敢违背。

    等到众位首领关上房门避开城邑众人,将政治从城邑氏族大会变为暗房密室的时候,仍旧少不了一番对陈健的称赞。

    之前入城之时,黑衣卫的整齐气势让各个城邑的首领大为心折,又加上百人破城的传闻,一个个都想到了陈健之前的许诺,或许自己用不了多久也会有这样的一支军队。

    “姬夏用的什么办法竟让衣衫变为了黑色?”

    “煞是好看,可惜我们没有啊。”

    “这怎么说的?姬夏可是说过,祖先指引他的,就是为了指引整个大河诸部,难道他有什么好东西不会拿出来交换吗?连火药都换,别说这些黑色的衣衫了。”

    陈健哈哈笑着,拿出一堆木简,众人不知何物,陈健道:“夏城有文字,我就将些事物写在上面,免得遗忘。以后咱们盟誓,也需要写下来,空口无凭,写在木简上也省的忘却。这上面记着夏城今年可以与诸位亲族交换的货物,我便先念一念,大家听听。”

    “黑衣五千件,换麻布、丝绸一万步。”

    “青铜三万斤,换粟米、菽豆六百万斤。”

    “火药一万斤,上回我在东边炸城不过用了四百斤。这火药呢,除了换给你们外,我还会教会各个城邑使用火药炸城、炸人、炸矿、炸河堤的办法。一共换盐二十万斤、牛四百头。”

    “可载三万斤的帆船三艘,换牛三百头、羊七百头。”

    “枫糖两万斤,蜂蜜六千斤,换各种草药两万斤。”

    “修十里水渠的工匠,一年完工,仅十里。换粟米四十万斤。”

    “烈酒十万斤,换粟米八十万斤。”

    “战车三十乘,换牛六百头。”

    “训练车左、车右、御者百人,换方木一万根。”

    “铜爵、鼎、锅、镜等各色四百件,换菽豆六十万斤。”

    “战马四百匹,帮助训练骑手百人,换非夷狄的奴隶三千人。”

    “以现在为期,一年后夏城便可交付这些货物,众位亲族可以算算,自己城邑需要多少,大家讨论一下。”

    乍一听数目有些惊人,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接触涉及到百万斤粮食的巨额交易,更多人根本算不清楚。

    更多人则是对交换的概念有些茫然,难道懂技术的人也可以作为交换的东西?如果真如那些传闻般夏城修了水渠后,亩产二百多斤,那水渠倒也真可以修的 。

    算得清楚的细细一算,看起来多,但是二十多个城邑,几十个氏族,吃下这些货物并不难,每个城邑不过三五十万斤的粮食,几十头牛。

    而最为让他们心动的战车、训练、战马、青铜等,更是几个大城邑便能自己吃下,只不过考虑到让一个城邑吃掉众人心中不安,会激发矛盾,纵然有这实力也不敢开口。

    粟岳实力最强,这时候也不得不退让一步,只说战车青铜之类可以各个城邑均分。

    只是他们不知道夏城这时候根本拿不出这么多东西,陈健是用订单的方式刺激夏城和榆城的手工业,确保第一年就能运转。

    夏城的体系基本是计划制和国营制,用大规模的作坊生产集中交换,几乎没有小规模的私下交换,而且即便是小宗货物,夏城也有司货掌管着坊市,用半强迫的坊市推行着货币,严禁私下交易。

    这些换来的货物,将算作榆城推行货币的保证金,在回去之后就要推行与坊市挂钩的新的支取政策:将不再发给那些人实物,而是以可以随时交换的陶铜货币方式,以垄断的坊市交易为基础,强制完成实物到货币的转变。众人接受后,夏城就可以动员更多的力量和民间储备。

    靠着技术优势,用二十多个城邑和七十多个氏族来供养夏城,力争在四年内完成耕地牛马化和初步的铁器使用,以及大量的作坊熟练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