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天降福佑



    用来种田的庄子,没太多好看的地方。

    可宫里的阿哥主子们,哪里看过一片褐色土里,一挖一个坑的。

    他们望着淳朴的土地,种着那些杂七歪八的秧苗,新奇的不行。

    要不是有人拦着,小阿哥们能脚踩上去跳几下。

    御花园里的稀奇品种,他们嚯嚯的没少。

    胤禛眼里有些得意,他用力的抿着嘴,努力压制着脸上的笑意。

    胤礽笑着退到后面,深藏功与名。

    康熙瞄到他的小动作,默认的放他到后面去。

    有了媳妇儿,就不要亲爹,他已经渐渐习惯儿子没那么亲了。

    康熙黯然神伤了一会儿,提起精神继续和胤禛聊着土豆、玉米。

    胤礽笑眯眯的凑在佟宛颜身边:“四弟小小年纪整天装的跟个小老头似得,今儿瞧着兴奋的还有点儿孩子样儿。”

    佟宛颜乖乖的让他牵着,不敢做些大动作,怕招人侧目。

    除了春雀、夏珠,只有她一个女子,额外带上的人太招摇不好。

    她细声细气道:“四阿哥开心,爷不也开心。”

    胤礽道:“爷开心,小颜不也开心。”

    佟宛颜抿嘴一笑:“四阿哥今儿是打算把交代了?”

    他们两人越走越落在众人后面,说些悄悄话,不会被偷听了去。

    “本来也瞒不住多久,不如早交代了。利国利民的事情,早推广早好。”胤礽是位好太子,他心怀天下,心系百姓。

    佟宛颜想到去年偷偷啃的玉米,顿时馋了。

    “咱们家还有玉米片儿和玉米面么,有些馋了。”佟宛颜撒娇问道。

    一路走来,耗费了不少力气。

    胤礽偷偷摸摸肚子:“孤也饿了。今儿把王言带了过来,都是甜的东西,他应该会做。”

    佟宛颜暗暗瞪他一眼:“上回学会了做玉米的人呢?”

    “怪他没福气,前几天病了,还在家里歇着呢。”胤礽说到这个,也气的很。

    万一王言做不来味道好的面点,让康熙不满意就不美了。

    “王言祖上是御厨,前朝皇帝曾被进贡过玉米,指不定他会呢。他在糕点上的手艺很是不错,捏出来的花型精致好看,爷不用担心了。”佟宛颜安慰道。

    胤礽担心的再多,最后全是白担心了。

    等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康熙让庄子里的佃农自己做。

    佃农们囤了不少玉米、土豆,整天换成花样的做,样子或许不好看,味道也不如御厨做的细致,但别有一番农家的朴实香味儿。

    粮食酿的酒,石桌上摆着玉米窝窝头,坐在藤椅上,不远处有几只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小奶狗,圆乎乎的窜来窜去。

    远离朝堂的纷争,连带康熙都觉得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佟宛颜坐在外边,没和康熙、阿哥们坐一桌,她没有那个身份。

    运气好的是,王言还真的会做玉米面,香甜的味道比佃农做的好吃多了。

    夏珠捂着嘴,小声的和佟宛颜道:“主子,奴才还是觉得王御厨做的好吃些。”

    佟宛颜赞同无比:“爷和皇上吃的是百姓的心意。”

    春雀莫名从这句话里听出暗藏的意思:皇家人吃惯了山珍海味,现在想吃些粗粮野菜,图个新鲜。

    佟宛颜和春雀眼神汇聚,彼此淡笑不语,知道彼此的心思。

    粮食酿的酒,吃的辛辣,而且易上头。

    胤褆最先喝醉了过去,他一碗一碗的往嘴里灌着,自诩千杯不醉,实际喝了没多少,哐当一声往后倒了下去。

    那一声巨响,把其他小阿哥吓的忘记嚼嘴里的东西。

    若非胤褆嘴里没有口吐白沫,浑身抽搐,周围保护的侍卫得全部拔刀而出。

    康熙闻着胤褆身上冲天的酒味,嫌弃的把人推到一边去。

    “小孩子,不懂酒的好。”康熙也有些醉意。

    康熙克制的抿了最后一口酒后,饱含热泪,慷慨激昂道:“胤禛,朕要嘉赏你。大清的百姓不用再受饥饿之苦,这是要记功德碑的大功劳啊。”

    康熙半醉半醒,胤禛还不准喝酒,所以清醒的很。

    “儿子不敢贪功。”胤禛冷静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