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重振锦衣卫-第2/2页





    袁嘉升觉得,厂卫失势,崇祯就已经失去了对官僚集团的控制权,皇帝的意志和方针实行不下去,对此,崇祯以不断更换首辅的方法试图摆脱困境,但是,立场决定行动,原来听话的官员,一放到内阁首辅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于是崇祯不断更换首辅的行为最后必然是以失败告终,实际上原因就是厂卫失去了自己的职权,没有了耳目和手脚的皇权根本无法控制百官。于是百官成了经商集团代言人,最富的人不用交税或缴纳很少的税,最穷的农民反倒要负担全国的主要税收。于是,明朝的财政破产了,离政治破产也不远了。

    崇祯临死说“百官误朕”,实际上是自己造成官僚集团完全失去制约,自己无力控制朝廷。所以,崇祯是明朝最节俭最勤政的皇帝,却最终成为了一个亡国之君,实在是因为他管理能力太低,弱化了厂卫的职能。

    于是,袁嘉升反思崇祯皇帝的失败,决定先重振锦衣卫,把这事交给骆养性办,而东厂那边,他交给了王承恩。

    “皇上英明!”听到皇上要重振锦衣卫,骆养性的心情也是久久难以平静,坐了这么多年的冷板凳,朝廷终究还是离不开锦衣卫。

    然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没有锦衣卫的监督,前线将领颠倒是非混淆视听那都是家常便饭,就拿周延儒来说,在前线指挥打仗,明明是畏敌如虎,龟缩在城里死活不敢出去,居然还敢恬不知耻地谎报军情,禀报皇上大捷,崇祯皇帝龙颜大悦再三下旨嘉奖,他虽然一般不掺和政治,但实在看不下去,才举报出京督师的首辅周延儒谎报大捷。

    “你举报周延儒,勇气可嘉,这是朕给你的机会!相比扳倒甚至杀了周延儒,重振锦衣卫的事情更重要,你不要辜负朕!”袁嘉升道:“先从这些举报你的官员查起吧,朕就给你一次公报私仇的机会,算是送给你的大礼。”

    “臣遵旨,多谢皇上隆恩。”骆养性一一捡起地上的奏折,大声道:“臣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

    求收藏、推荐支持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