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铁血铸大明



    找了来了一个弓箭好手,一边拴着刚才那颗倭军武士的头,一边是李如松的亲笔信。

    长弓拉满,嗖的一声划破天空。

    不偏不倚的落在小西行长所藏的地堡附近。

    信件射给了小西行长,明军也立刻停止了进攻,表示出了极大的善意和诚意,战场上逐渐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倭兵冒死从地堡里爬了出来,战战兢兢的取了那绑着书信和头颅的弓箭,立刻掉头就跑,麻利的钻回了地堡里。

    很快的,弓箭上的东西送到了小西行长的面前。

    他先是仔细辨识了一下这颗头颅,认出来之后,小西行长大惊失色,眼前一黑,差点晕倒。

    家将们赶紧上前扶助他。

    小西行长竭尽全力掩饰着自己的失望表情,害怕部下们看到了自己的失态,而导致军心不稳。

    这个死掉的人不是别人,乃是倭军第三军团长黑田长政手下的黑田二十四将之一,久野重胜。

    从他被击杀之后砍了头来判断,小西行长知道,真正的平壤之战已经结束了,自己指望不上援军到来了。

    接近着,他双手哆嗦着打开了李如松写给自己的亲笔信。

    弓着腰低着头,蜷缩在逼仄压抑的地堡里,小西行长眯缝着眼仔细阅读着李如松的信件。

    信上的意思非常明确,大意是倭军此战败局已定,为了避免再增加交战双方不必要的伤亡,只要倭军主动撤出平壤,明军将不予阻拦,放他们出城。

    读完李如松的信后,小西行长内心翻江倒海,思绪飘忽,犹豫不决。

    看了看部下们渴望的目光,他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

    现在平壤战场上的形势已经让小西行长别无选择了。

    坚守也是死,突围也是死,不如拼死突围或许还有一条生路,况且明军说了不会阻拦他们出城。

    他们开始静静等待着时机。

    天色昏沉下来,尤其是漫天飞舞的小雪持续不断下着,厚厚云层遮盖下,让整个世界愈发的晦暗无边。

    长夜漫漫,小西行长自然是无心睡眠的。

    倭军先是派出一些不要命的斥候试探性的离开地堡,出现在了平壤的路面上。

    就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他们不敢点燃火把,只摸着黑,在平壤的大街上四处寻摸半天。

    竟然真的没有明军出来拦截!

    这些斥候们欣喜若狂,赶紧跑回去通报了残留在土堡内大队人马。

    很快的,消息传遍了所有倭军的地堡。

    小西行长一声令下,所有潜伏在地堡里的倭军蜂拥而出,借夜色掩护向城南杀去!

    倭军一路畅通无阻冲出城南的芦门。

    他们希望从城南出去之后,继续向着朝鲜半岛南部一路狂奔,意图跟驻守在那里的其他倭军军团会和。

    平壤城南不远就是大同江,时值隆冬季节,数里宽的江面早全部已被厚厚的冰层所封闭。

    小西行长仍不放心,他先派出倭军的先头骑兵部队从大同江面上迅速通过。

    眼瞅着骑兵已经到了对岸,剩余的倭军大队人马喜出望外,手舞足蹈,就差互相拥抱庆祝了。

    他们刚刚从死亡的边缘逃了出来,颇有一种绝境逢生的感觉,因此求生欲变得极其强烈,此刻这些倭兵们也顾不上听从什么命令,遵守什么秩序了。

    个个争先恐后的跑到江面上,开始朝着对岸跑去,一时间整个大同江面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倭军足轻。

    然而就在这时,令人惊骇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不远处的岸边先是一片火光四溢,随后又传来了轰隆隆的阵阵炮响。

    此情此景,小西行长禁不住仰头长叹一声。

    “终于还是又一次中了明军的诡计,我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还有,为什么要说“又”?

    如果他能亲自见到李如松,一定会说出这么一句话。

    “我小西行长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就是你李如松的套路。”

    毕竟,李如松的信上只说会放这些倭军离开平壤城而且不加阻拦,可从来没有说过会目送他们一直回到朝鲜南部跟其他人会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