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送别雍正



    九月初三日,登极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后,礼部尚书奏请即位。

    乾清宫后殿,婳燕拿着朝服站在皇上面前,伺候着弘历着衣,婳燕看着弘历胸口、臂膀绣着的龙纹,感叹不已,这么快这身衣服就穿在了弘历身上,婳燕轻轻拍着上面丝毫未有的灰尘,抬起头看着弘历“往后你就是大清国的万岁爷了。”

    弘历抬手拉住婳燕“你要看着我坐上那把龙椅!”

    婳燕笑了笑,侧过身从吴书来手中接过冠帽,踮起脚为弘历戴上,微微正了正,仔细看了看没有缺什么才回道“好。”

    屋外张起忠低着头道“万岁爷吉日到了。”弘历紧了紧手,深看一眼婳燕提步出来宫门。

    婳燕往前走了几步,直到弘历的身影看不见才喃喃自语的道“他终于登基了。”可是我又该何去何从。

    此时乾清宫正门要垂帘,表示丧事暂停。新帝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礼毕,官员各就位,礼部尚书再奏请即皇帝位。翊卫人等随新帝御太和殿。新帝升宝座即皇帝位,由于处在丧期,只午门上鸣钟鼓。

    皇四子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即皇帝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追封嫡母孝敬皇后为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宪皇后,

    生母熹贵妃钱氏尊为皇太后,徽号崇庆皇太后。

    嫡福晋富察氏册为皇后。

    言毕,阶下三鸣鞭,在鸣赞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礼。最后颁布诏书,以皇帝是“真命天子”,仪式庄严而隆重。首先,大学士再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诏书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内,由銮仪卫的人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皇上还宫。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门两旁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在龙亭内,抬至□□城楼上颁布。皇上返端凝殿,再换上孝服。大学士等将“皇帝之宝”交回,贮于大内。

    初六,雍正皇帝梓宫移灵,将皇帝的梓宫移至景山的寿皇殿,准备出殡。婳燕步到乾清宫正殿停灵,看着雍正皇帝的灵柩,这时弘历上前对婳燕道“今日你就不要去景山了,这几日祭奠我瞧着你面色不佳,今日你就在宫内歇息,等今日我从景山回宫后找太医为你瞧瞧,这么憔悴下去我该心疼了。”弘历摸着婳燕消瘦的脸颊有些担忧,这几日弘历却是事忙,没有时间照料婳燕,可婳燕越来越消瘦,仿佛一阵风吹来都能倒下,这让弘历不得不重视起来。

    “我同皇上相识数十载,今日我总要送皇上最后一程,你不必拦我,我今日去完,便不在管这些事,为了你,我也会保重自己的身子的。”婳燕转过身对着弘历说道,弘历知道自己劝不动婳燕,只好叹口气,有些头疼的捏捏婳燕的手掌,婳燕吃痛一声,不满的看着弘历,但是看到弘历满眼的担忧,婳燕自知理亏的转过身。

    这时吴书来进殿对弘历道“皇上,礼官们都准备好了,一炷香后便该出发了。”弘历登基后陈起忠、吴书来便提升为首领太监,冯英卫则是传旨太监。天德海被弘历打发去了熹贵妃哪里。

    弘历看一眼婳燕“今日不许跪太久,觉得累了就下去歇着,如今有我顶着,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不许你自己硬扛着,晓得了吗”说罢弘历不放心的,又打算对青巧嘱咐,婳燕抬手拦住弘历“青巧可比你担心我的身子多,你放心去忙吧,今日是大事可莫要出错,你不必担心我。”弘历这才点点头,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对青巧她们嘱咐一番,不然他心中不安。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婳燕瞧着时间差不多了便提步往殿外走,她先一步从宫内离开到景山,主要是因为想去十四爷那坐一会,这么些年皇上也走了,留下的人也就只剩下这么些人,十四爷被关在景山数年,如今弘历登基,婳燕也能有功夫劝弘历放了十四爷,也好让十四爷安享晚年。

    景山便在紫禁城后山,但因今日移灵,婳燕并未从神武门出,而是走的东华门,绕一圈到景山,早先便打过招呼,婳燕来的一路畅通无阻,等到了景山婳燕步到寿皇殿,殿内已经聚集了许多大臣,婳燕瞧一眼便到了一旁的偏殿,里面背对着站着的人就是十四爷,婳燕让奴才们都出去,自己一人慢慢进到偏殿,十四爷听到脚步声转过头看着婳燕,并没有吃惊“你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