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金融危机 下



    但就像世界的构成永远是阴阳两面,危机也从来不仅仅是危机,在危机之时或者危机之前总是无数人的时机。

    比如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次级贷,在无数人如同被打入地狱一般,却又有少数人在举杯庆祝。

    和华国十几亿的人口不同,美国总人口在35亿左右,但和华国相同的是,美国公民同样有很多人还没买上房。

    正如,似乎房子本身就不是用来住的,无论美国的经济发展多么良好,房子也仍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买的起。

    或者说,历史早已经证明,财富的分散到聚集本身就是个骗局,而金字塔结构的社会最能说明这一点。

    先把有房的富人搜罗一遍,让他们最好再买别墅,让住小房的中产阶级住换大房。

    和股市中收集筹码后,拉升再告诉他们价值投资一个道理,让散户和中产阶级去进行价值投资,

    如果再进一步动员无房住的蓝领们买房,就会创造多大的房地产需求啊。次贷就一步一步产生了。

    一是商业银行放出次级贷款。

    开始是信用级别高的人买房,后来优质客户越来越少,生意不好做,商业银行放宽了条件,让信用级别不那么高的人也能买房,把款货出去就有钱赚。

    但是商业银行的规矩还在挡着。怎么办,做假!只要贷款人同意买房,虽然信用很差,但商业银行可以把他的信用记录填成优良,这就可以办理抵押贷款了。

    只不过商业银行贷给优质客户的利率是5,而贷给信用级别低的人,利率是10。这样的利差对商业银行就很有赚头。

    商业银行给买不起房的人说,花30万美元买一套房子,交3万美元的首付就可以入住。几年后如果房价涨到50万美元,你把这房子卖了,还主银行的本利30万,还有剩下20万美元的赚头。

    如果首付30付不起,那就20,或者10,实在不行零首付也行。

    如果没有收入或收入不高,还不起月供,三年后再开始还就行,只是利息要高些。

    这样买不起房的人就能买得起房子了,买房的人多了起来,房价就往上涨。买房的人很高兴,既可以住房,还可以等待房产增值。

    卖房人没有风险,因为商业银行用贷款已经替买房人把钱付了。

    二是商业银行把次级债卖给投资银行。

    卖房人和买房人都皆大欢喜。商业银行却承担着全部风险。而一旦房价下跌,买房人还不上钱,房子也不值钱了,银行就会面临巨大的亏损。

    这样商业银行就把所有的房贷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按揭证券bs,平常按揭利率是5,次贷利率是10,可以按6利率卖给投资银行,可赚余下的4。这样次级贷的风险就是从商业银行转移到投资银行。

    三是投资银行打包再卖给全世界。

    投资银行购买顾这些按揭证券后,就开始设计金融衍生产品,他们也打了一个包,变成次级债券债务抵押债券,银行存在利率只有1,规定次级债的利率为10,卖给投行的大客户。就这样,次级债就卖到了全世界。

    四是为次级债上保险。

    为了打消投资者购买投资银行次级债券的担心,投资银行就设计了一款新产品信用违约掉期s,这样买次级债的投资者如果担心风险的话,还可以买信用违约掉期,让保险公司承担一部分风险。

    如一个投资者买了50万美元的次级债券,他到保险公司去买信用违约掉期,交了3的保险费后,如果这边出问题,那边保险公司就负责包赔损失。

    如果不出问题,保险公司就大赚了一笔。这样次级债就大大方地卖向了全世界。

    可就在美国政府以及美国资本集团正在欢欣鼓舞创造了神话财富时,这个百分百实用的次级债还是出了问题。

    一名叫做丹尼斯的男人跟新世纪金融、高胜银行、房利美、摩根、贝尔斯登等多家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卖空合约。

    高达几十亿美金的卖空合约让很多人逐渐感觉到了不对,少数对风险敏感的人开始抛空股票,卖掉所有的房子进行违约卖空互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