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个好不想干的职业



    在贾陆仁的解释之中,陈青山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其实他早就听出了贾陆仁话里设置的陷井。

    这种避重就轻的方式明显就是忽悠人的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陈青山在收破烂的时间也没少用。

    比如他以前碰到了一个大户卖废铁,人家开口问他收多少钱一斤,他立马就说最高收两块钱一斤,要知道当时的废铁价格就算是他回去卖也最多才能卖一块五一斤。

    然后那个大户一听就立马带着他回去看货了,只是这个大户的货肯定不会值两块钱一斤,陈青山当时的解释就是,最高价格的铁是不会生锈的,拿磁铁也吸不住的,比如锰钢。

    结果就是,那个大户被陈青山说的晕头转向,再加上陈青山平时就扔在车上的一块磁铁吸不住的锰钢。

    在这个有力的证据面前,那个大户最终以一块二一斤把那堆铁卖给了陈青山。

    虽然陈青山现在还是不明白银行的这种理财产品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当他一听到贾陆仁说最高两个字的时间,他就猜到这里面肯定有猫腻,然而他没想到是银行比他还黑。

    在听了贾陆仁的一番解释,陈青山立马继续追问道:“那最低的收益是多少?”

    陈青山的这种刁钻的问题贾陆仁根本就没法回答,他怎么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陈青山居然这么快就发现了他话里面的漏洞。、

    要知道,很多客户可是在签了合同很久之后才会发现,而有的客户不是到了最后赎回的时间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只是面对陈青山的追问,贾陆仁又不好不说,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说:“投资肯定有风险的,亏赚谁也不能保证,所以这个最低真的不一定。”

    贾陆仁这话一说,陈青山立马就联想到了什么,他在心里大骂:“妈的,银行居然这么黑,最高百份之十八的收益,最低却不说会亏多少钱,还特么要收百分之三的管理费,怎么特么不去抢。”

    其实陈青山虽然没有猜到事情的全部,也算是猜到了大部分的内容,比如去年的某款激进型理财产品,其购买者的最终收益是负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说,客户最终不光没有收益,反倒是亏损了百分之四十。

    而很多客户直到赎回基金的时间才发现,银行之前说的最高百分之十几的收益不但没有实现,反而还亏了百分之四十,瞬间就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

    可是即便知道自己是被骗了又能如何,先不说银行这种巨无霸企业之后的背景。

    光是他们当初因为被利润迷眼而被忽悠签订的合同条款,和专门录制的视频肯定回答,就让他们哪怕告到外星去都不可能胜诉。

    陈青山更不知道的是,所谓的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意味着就是银行自身的理财产品,很多都是一些基金或者信托挂在银行兜售的产品。

    有些客户买入是建立在银行的信誉之上,但只有在最终赎回时才发现,原来这些理财产品根本就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

    陈青山听完贾陆仁所说的话,他一边在心里骂一边讥讽道:“既然你们不能保证收益,那我还不如自己买股票。

    假如我给你们两百万,百分之三的管理费就是九万,而在证券公司购买股票,万一点五的手续费就是一万块一块五,我两百万买一次的手续费就是三百块。

    假如我一年买上一百次,也只要三万块钱,但是你们都要收九万块,这样的话你们还不如倒找我几万块算了。”

    听到陈青山说完,贾陆仁急忙说:“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我们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最专业的操盘人员,可以全天帮你看着的。

    而且我们的投资的市场以量化数字模型做智能交易,可以”

    没等贾陆仁说完,陈青山就毫不客气的打断了他的话。

    “既然你们有最专业的人员,还有那个什么智能管理人员,那能不能保证我一定每年有百分之十八的收益?如果能,我现在就买三百五十万的。”

    陈青山这话把贾陆仁气个半死,现在他算是明白了,陈青山这家伙根本就不可能买他们银行的基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