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通往财富的大门



    历史的轨迹没有发生改变,随着百年一遇的暴雪开始冰封世界,废铁的价格就出现了下跌。

    人总是很难避免会产生某种我更高价格都没有卖,更低价格更不会卖的心理,因此陈青山原本就已经开始不太好的生意就仿佛雪上加霜,每天的收获也仅仅是混个温饱。

    连续几天收不到货物放了空车,陈青山的心里不由感觉很是烦躁,

    毕竟三轮车可不会管它的主人会不会赚到钱,每天要喝的油那是一滴都不带少的,所以只要收不到货物就意味着是在赔钱。

    刚过完年,往常六七点就爬起来的陈青山干脆睡起了懒觉,直到中午肚子饿的受不了之后才爬起来把早饭午饭一起吃了。

    由于放空车了几天,陈青山已经没有了出去收货的心思,他左思右想之后干脆准备去刘华废品站上看看,顺便问问老板刘华对以后的生意有什么打算。

    刘华的年纪在二十七八岁,得意于本地人的优势,他们家当年也在金矿上发了一笔大财,之后矿转让给国家以后,就经营着一家废品站。

    四年来陈青山常年在他这里卖货,都是年轻人的缘故,两个人的关系还算处的不错。

    “华子,干嘛呢,吃饭了没有。”

    “刚吃过,怎么今天没出车啊,你小子这是又想偷懒啊!”

    “偷懒个屁,妈个比的最近生意差的要死,放了好几天空了,你生意咋样最近。”

    刘华翻了个白眼说:“你到处转都收不来货,我天天坐这里不动不就更没生意了。”

    从刘华的语气中,陈青山完全听不出任何着急的语气,要知道刘华租这么大一个场地,光是租金就等于每天都要亏不少钱的。

    陈青山不由奇道:“华子,这天天赚不来钱就等于赔钱啊,怎么我看你怎么一点都不急呢?”

    “急有什么用,再急天上又不会掉下来钱,更不会掉下来人卖货,你说是不是。”

    就在陈青山有些无语的时间,刘华突然得意的笑了笑,他说:“再说我最近期货上挣了百十万,有什么好急的。”

    期货这个东西,虽然国外早就有了近百年的交易历史,不过,由于国内资本放开的时间比较晚,很多大学生或者大老板都不是很明白期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受限于眼界的问题,农村出身又没上几天学的陈青山就更不知道期货是个什么玩意了,不过一心想挣钱的他一听刘华挣了不少钱,他立马急不可待的问

    “华子,期货是什么啊?怎么这么挣钱。”

    看着一脸急相的陈青山,刘华打开了卧室内的电脑,笑着给他普及了一下期货的基本知识,当然只是刘华所知道的基本知识。

    期货,跟现实货物不同,期货不是货物,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

    比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采用收取保证金模式以及合约到期交割的模式,简称为期货。

    买卖期货的市场所叫做期货市场,除了少数大型企业是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以外,大多数市场的参与者都是以投机获利为目的。

    从九十年代年国内中原省会的粮食商品期货交易所至今,十几年的市场竞争之中,目前还存在的合法交易所目前只有四家。

    分别是上期所,郑交所,大连交易所等三家商品交易所,以及金融期货交易所。

    经过刘华的一番话,陈青山算是大概明白了期货是什么东西,他对刘华所说的在电脑上随便点点就能赚钱也让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赚一百万,投入了多少本金啊?”

    “本金倒不是很大,我最近多铜,一手四万多点,开了三十手,也就一百多万本金。你昨天不是还在卖铜线么,应该知道铜价比之前高,连废铜都一吨跟着涨了4000块。”

    因为最近没什么生意,陈青山昨天就把年后攒到的所有废铜全部昨天卖给了刘华,确实如刘华所说,比上次一斤多卖了两块钱。

    不过听到刘华说的一百多万本金,陈青山还是不由暗暗咂舌。

    “妈的,本金怎么这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