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茉莉上学



    对这仙茶,吴理真非常珍惜,一直也舍得没有吃过、喝过;直到有一天,他口干得直冒火,顺手揪了一把茶树的叶子,放在口里慢慢咀嚼,哎呀,那口渴渐渐停止了,困乏渐消,精神倍增,颇感奇异。

    他和玉叶又摘了一些叶子,用开水冲泡,让老母喝下,母亲的疾病大有改善,连服数日,病情竟然逐渐好转,续饮月余,身体康复。

    有时候乡亲们病了,他和玉叶也热情地用这种叶子泡水给他们饮用,效果真的很好。

    这神奇的树叶一下子在蒙顶山传开了,吴理真为了帮助全体百姓,他和玉叶商量:“玉叶,光是咱有茶树是不行的,这蒙顶山很多山地都可以种茶,我们分给乡亲们一些种子、一些苗如何?”

    “理真,家里的事情你说了算,你说给乡亲们就给乡亲们。”玉叶非常爽快。

    于是蒙顶山大部分的乡亲在吴理真的帮助下都有了自己家大大小小的茶园。

    吴理真和玉叶不仅给他们种子,玉叶和吴理真还教他们如何采茶,如何晾晒,如何泡茶,乡亲们亲切的叫他们“茶祖”“茶母”。

    乡亲们种植的茶叶越来越多,自己用已经足够,将多余的茶卖到西南重镇,饮茶治病轰动了整个西南。茶贩子们就来了,他们到处收购蒙顶山的茶,把茶用麻袋装好,装在马背上,运到需要茶叶的各个地方,茶马古道就是这样一步步诞生了。

    理真的六个女儿各个仙女般可爱、聪明,跟着父母每天在茶园里忙碌、采茶,笑声、歌声不断,十里八乡各个羡慕不已。

    父母亲从来不让女孩子们走出茶园,因为女孩子们一出茶园就会生病。其实他们都是茶仙,不能随便接受茶园之外的晦气。

    只是那春生身体强壮、不会生病,父亲把最可爱的儿子春生带下了山,让他增长见识,学习一些大本事,最后又送到东方朔府上做住家徒弟,从此春生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两个姐姐份外思念着弟弟,四个妹妹思念着哥哥,春生一样思念着父母亲和姊妹们。

    清晨一早,鸟儿鸣翠,五位师兄妹来到学堂,开始修学。

    课程由东方朔聘请的门客、养士主父堰为他们教授。因为东方朔平时很忙,也只有闲暇之余和他们聊聊,不能天天给他们上,上课是由他聘请的各类门客、养士高手来上,但是课程大纲由东方朔一手确定的。

    所谓“门客、养士”就是一些能人或者专业人士是通过依附某个主人,将自身“工具化”,达成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门客、门客、养士的人生目标是求富贵、取尊荣、帮助主人建不朽之功业。

    主父堰在当时是有一定名气的才子,临淄(今山东临淄)人,是东方朔的老乡。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山东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后来在京城遇到东方朔,留在府上讲学。今天由他讲国学经典。他问:“茉莉,你是新来的,各家经典你读过哪些?”

    茉莉答:“学生已经阅读《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论语》、《孝经》,共七经,那《乐经》因为秦焚书坑儒,现已失传。”

    那主父堰以为听错了,心想,这小小姑娘,竟然看过如此之多经书。继续发问:“且问,你说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茉莉不慌不忙地说:“儒家思想虽见仁见智,各有千秋,而我看来无非三点:

    这一、确定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我华夏民族文明千载,我族民就应该就是知书达礼、礼仪天下的文明之人,儒家让人文明;

    这二、确定了家庭、国家规则之道,没有规则天下必将打乱,规则秩序是儒家强调的核心思想;

    这三、确立了君子与小人之分。儒家以君子立命安身,“修身齐家平天下”,不做小人,确定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价值观!我认为此三点可以为儒家思想的核心。”

    虽然茉莉的总结未必全面,未必令人心服,但是小小姑娘有此见地,主父堰和茉莉的师哥们都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这茉莉真是了不起,年龄只有七八岁,可是讲起儒家经典毫不含糊,颇有见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