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7章 第2037章-第2/3页





    我到诗会现场时看到的是雅致。来的人并不多,直接有吟诗打算的只有十来人,他们是这场诗会的核心;自谦不擅长诗、只是来学习、期待能有灵感作出一两句可听诗句的大概有三十多人;绝对不可能作诗的算上我在内只有不到二十人,且其中还有一半以上表示没见过诗会,来长长见识,可能听两句便会离开。

    我小声向一个明确说了来长见识的、似乎在环圈圆已经住了一段时间的大叔打听“来纯旁听的人很少呀”

    大叔也低声回答我“因为这类诗会是定期举办的,纯想看热闹的人之前看过一两次就不会继续来了,毕竟诗会其实不热闹,它的气氛太淡了,喜欢的人会如痴如醉,不喜欢的人来了这里最多只能补眠。这次的纯观众已经算很多的了,可能是因为这两天没什么大事发生才闲着来打发时间或者看看气质美人的,通常诗会都只是他们爱诗的人的内部活动。”

    、08234群众基础不够

    我“那些说是来找作诗灵感的也是爱诗之人吧”

    大叔“当然。像我这样不爱诗的,平常连想都不会想到自创诗句的事情,甚至以前背过的古人佳句现在突然让我背我也很可能一句完整的也背不出来。就不是吃这口饭的。其实吧,我能略微理解诗中的美感,短短五七个字便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很厉害,我很佩服,但我的这个佩服太肤浅了,转头就忘,还不如对今日菜单记得牢固。”

    “而且,”大叔的声音更压低了些,“环圈园里的诗人、准诗人,水平很一般,跟我学生时代背的诗相比根本就没有比较的价值。”

    我配合着他的音量“你不能这么比。你学生时代背的是经过了上千年筛选后的优中之优,现在在这个诗会里的不过是得到了环圈圆邀请的小群体里的诗词爱好者。当前住在环圈圆里的总共就这么点人,环圈圆挑准入者又大概率不会以擅不擅长作诗为标准,所以说,水平普通点很正常。实际上以比例来说,环圈圆里的爱诗之人已经偏多了。可能他们中有一部分是从诗词气氛比较浓郁的世界来的吧。”

    我的音量稍微调高了一点刚刚已经快气音了继续说更安全的话题“我那个世界距离诗词繁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现代基本已经完全没有写诗的氛围了,虽然时不时还能出一些现代诗,但很口水,严重缺乏意境。想在某一类文化作品中诞生优质品,通常都需要极为庞大的社会基础,文化说到底是服务于人的思想,如果大部分人根本不往那个领域想、构建不出庞大的基数,也就形不成用于筛选的金字塔,催生不出王者。”这话题应该不会得罪在场的爱诗者吧应该只会引起他们关于生不逢时的叹息

    大叔“我的世界距离诗词繁盛时代要近一些,只过去了五百多年,但也大势已去了。大家都更喜欢听情节曲折的白话故事。虽然诗里面其实也有故事,但以我浅薄的理解,诗太讲究韵味、点到为止,不如用大白话讲出来的故事受众多。”

    我“从古至今,故事是一直在讲的,讲的方式、传播的途径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大众对听故事的爱好却始终如一。虚构的故事、隔壁邻居的八卦、远方的逸闻”

    我“虽然不是所有地方都如此,可确实有一些地方、时代,诗的名气更大是因为书写载体的制作工艺不成熟,人们只能在既贵又少的载体上书写,于是需要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意思,再加上复制、传播途径的稀缺,文字量越少才越利于让更多人知道。”

    、08235触雷

    我“等到载体、复制手段、传播途径等都有了飞跃进步后,人们便更愿意让纸面上的内容与口语接近,以尽量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这个时候的传播重点便不再是传播文字本身,而是能让文字内容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且让看到的人能第一时间明白那些文字想要表达的含义。于是传播中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冗长、错漏,文字、书本也就从需要仰望的珍贵知识载体变为了平平常常的空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