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故国沧桑第六十七章月面旅行



    第六十七章月面旅行

    在秦弛车辆身后一直紧跟着一辆月球车,车上是艾美尔和她的妹妹露琪以及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人,分别叫刘庆生、卓思恩,两人也是在校博士生,都是飞船上认识的,临时组队进行探险。

    两辆月球车一前一后,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唠嗑聊天,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半天时间过去了。一行八人关系都熟络了不少。

    刘庆生是湖南人,身高1.85米,面相很是机灵,主攻天体物理学;卓思恩是身高近2米的山东大汉,主攻地质勘探。两人曾是大学同班同学,关系好得不得了,因此结伴前来月球游玩。

    一路前行,映入眼帘的除了大小各异形态不同的环形山,还有一些与地球上非常相似的山脉。

    “弛哥哥,那是什么山脉?”琴琴好奇问道。

    眼见这座很是普通的环形山脉,秦弛也感到有些烧脑。打开月图一看,原来在此的中国人早已经给它取好名。

    “那是太行山!”秦弛回答道。

    “太行山!”琴琴感到有些困惑,“那不是我们华北平原西部的山脉吗?”

    “我们地球人就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山脉名称给月球上的山脉取名。”曼菲在一旁解释道,“例如还有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等,其中最长的山脉为亚平宁山脉,绵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过比月海水准面高三、四千米。”

    听闻曼菲的解释,琴琴更是兴致盎然,问道:“曼菲姐,月球上的最高峰有多高?有珠穆朗玛峰高吗?”

    “月球上最高峰高达984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上不少。”介绍之后,曼菲话锋一转,补充道,“不过这山峰距离我们相当远,开着月球车是无法一览雄风的……”

    一路行驶,一路观察,众人发现这些月球山脉有一普遍特征:两边的坡度很不对称,向海的一边坡度甚大,有时为断崖状,另一侧则相当平缓。秦弛等人一般都是沿着相当平缓的一面爬升。

    来到了一座海拔不到四千米的山峰,秦弛特地下车远眺。

    “真是太寂静,太荒凉了!”曼菲感叹道。

    远处是一望无际黑漆漆的平原,地图上标明那是冷海。当年地球人是想当然地认为月球的海洋也应该像地球一般,距离两极越近温度越低,因此取名为冷海。在冷海中,还是零星分布着不少深沟、峡谷和环形坑洞,显得坑坑洼洼,满眼都是历史留下的伤疤。由于空气太过稀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又没有流动的水流,因此那些地面上的伤疤,包括月球车留下的车辙,如果没有人类主动去破坏,会保留亿万年都不会改变。

    相对于月球亿万年不变的地形外貌,地球可谓是变化多端,转眼间就是沧海桑田。

    “如果地球也能亿万年不变该多好!”漫菲忍不住再次感概一番。

    “亿万年不变!”秦弛笑了笑,故意感叹道,“我们就别为后人担忧了!”

    如此不解风情只惹来漫菲的一顿白眼。

    秦弛恍若不觉,看了眼地面,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月球上的尘土然后将手掌松开,这些尘土就如同细线一般自由落地,没有丝毫的扬尘。

    “哇,实在太好玩了!”

    眼见如此奇异景观,琴琴也是有样学样,拿起尘土开始玩弄着。

    “秦弛,接下来我们往哪个方向前进?”漫菲问道。

    秦弛顺势往前一指,说道:“往南!”

    ……

    一小时后,秦弛一行路过一个人类基地。

    看了眼卫星地图指示,秦弛介绍道:“这里是一座专门开采稀土矿石的基地。”

    不知什么原因,月球表面能够开采的稀土矿是地球的百倍以上。相对于月球土壤中氦3元素而言,稀土元素对于人类的吸引力要大得多,建设月球基地最大的动力之一就是开采此地极为丰富的稀土资源。

    此时,忙于翻阅月球资料的琴琴顺口问道:“弛哥哥,这书上说在月球上曾经发现过飞碟,它是在什么地方被发现的?”

    琴琴所提的事情发生在两百多年前。那是1968年12月25日,正值西方的圣诞节。当“阿波罗8号”飞船载着指令长弗拉克·鲍曼及两名助手进入月球背面用肉眼探察时,曾发现飞碟降落而拍过照片。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巨大的飞碟正在向左下方的月面降落,飞碟的舷窗清晰可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