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停牌了



    和青梅道别后,小文就朝出租屋的方向走回去。

    途径一个酒店门前的公车站,小文看到阿英换了一套漂亮的新牛仔连衣裙,提着两盒月饼站在那里。在她身边,还有不少礼品袋,从包装上看,是饼干和糖果之类的零食。

    阿英的老家在海边,要转两趟车才能回去。

    小文微笑着走过去,问她说:“阿英,你回家?”

    阿英笑着点点头,“是啊,我逛了一个下午,买了些东西带回去。对了,你不回家吗?”

    小文从来没和工友们说起过她家里的情况。

    小文神色不变,还是微笑着,答道:“不回了,有点远,来回赶不太方便。”

    “你家再远,还不是在本地吗?明天中秋,后天也还有一天假期,完全可以赶回来啊。”阿英非常疑惑。

    “不在本地。”小文淡淡说了句。

    “哦,是迁到外地去了啊?那肯定是有好去处。你倒是个静得下心的,没跟着去享福,而是留下来在小城市打工。”阿英脑补了很多内容,一副了然的表情。

    说一个谎言,随后要用很多谎言弥补。

    小文不再多说,只笑了笑,“在制衣厂里做工,没什么压力,也不算辛苦,还好。”

    “小文,我发现你很有耐力,整天干那么多活,都是重复的,没什么意思,你怎么就一点都不厌烦?我都没听你抱怨过。”阿英说。

    “你们手脚比我麻利,我就只能用耐力去补了。车来了,你快点上车吧。”小文和她挥手道别。

    看着阿英开心地提着大袋小袋上车,小文转过头,看见天边绚丽的晚霞,把街道、各式建筑物和路人的脸都映成橙红色,就像一幅复古的画。

    于是,她也随着晚霞回到了家。

    只有自己一个人房子,也是可以称为“家”的,不是么?

    在忙完所有事情之后,小文站在阳台,在轻风吹拂下,长发微微飘动。

    小文伸手把头发抓到前面来看了看,想了想,就出门去,在附近一家发廊,花了8元钱剪了发尾。

    这家店应该是全市最便宜的了,现在就算是在乡村,只剪不洗,也要15元。

    发廊老板是一对姐弟,在这里开了很多年发廊,价格非常公道。

    剪过发尾后,披肩发让小文觉得轻松多了,她迅速用发圈把头发扎起来,能扎起来就好,不算太长,便能省下不少洗发水,剪发次数不用太频繁,一年三四次就可以了。

    虽然更短的头发能省更多洗发水,但如果是短发,为了维持发型,那剪发次数多了,花的钱可不少,多出来的那些钱,可以买很多洗发水了。

    至于短发,她不会去剪,还因为除非剪得极短,否则在夏天里,短发披散下来会比扎起头发更热;再说了,短发也容易变形。

    在上初中时,她就曾见过不少留着短发的女同学在一觉醒来之后,后面的头发翘起来,要用水打湿,花不少功夫才能梳理好。

    回到家里,洗过头发,用毛巾擦干水滴之后,小文就坐下来看书。

    这套房子有南风窗,清风徐徐吹进屋子里,让人感到惬意无比。

    对面的商品房里,有人在家里弹奏《夜的钢琴曲》,随着花坛里的花的香气幽幽传来。

    第二天清晨,小文是在鹅叫声中醒来的。

    节日里,鸡鸭鹅是少不了的食材。在节日前几天,不少人家就准备好了鸡鸭鹅,或买,或是农村亲戚送来,关在厨房或者阳台。所以,在这时,哪怕是在城里,也能听到它们的叫声。

    看了看时间,小文连忙起床洗漱,去附近的猪肉档买猪肉。

    猪肉档老板是个美女,看起来二十五六岁,一把刀使得出神入化,她老公协助她,把猪肉搬运过来。

    小文到附近的土猪肉档排了一会儿队,买到了一些猪肉。

    傍晚时分,出租屋这里,有不少人家煮好了丰盛的晚餐一家人聚餐。

    小文用一只鸡腿做了白切鸡,做了白灼青菜和一个小炒,还用香菇、枸杞、黄芪和鸡架煲了汤,完成了简单而美味的一餐。

    晚上,周围不少人家在阳台赏月,在剥下来的柚子皮上插了香烛,还摆上葡萄、栗子等,用以敬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